第11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录取
 
标题导航
“洋奶粉”凭啥一年四次涨价
2012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奶粉”凭啥一年四次涨价
◎原因涉及成本、配方、关税及更换包装等,其实都不靠谱 ◎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助长了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



  近期,包括多美滋、美赞臣在内的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被曝提价。这是部分洋奶粉一年来第四度调涨。洋奶粉究竟为何轮番涨价,成本上升、配方调整抑或是改换包装等涨价理由,站得住脚吗?乳业专家指出,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其实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控。
现状 “一季一涨”成规律
  近日,包括多美滋、美赞臣在内的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提高售价,配方微调或换个包装后,最高上浮达20%。
  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洋奶粉轮番涨价已不是新鲜事。仅过去一年间,部分洋奶粉价格“你方涨罢我登场”,价格一路走高。惠氏、雅培、美赞臣、雀巢等都跻身其中。
  今年以来,洋奶粉轮番涨价的频度越来越高。从过去的“半年一涨”,正在变为“一季度一涨”,涨幅也从一般的10%向20%甚至更高跃进。
  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多家超市和母婴店发现,多美滋的“金盾”系列奶粉已经下架,被号称升级版的“优阶”系列取代。销售人员证实此次因“系列更换”而调涨的幅度在10%左右。
  客服人员说,公司在中国市场新推出的“优阶”系列婴幼儿奶粉,在配方上对“金盾”系列进行了分阶段强化营养。除了配方因素,更换新包装和原料价格上涨也是涨价理由。
  在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一家沃尔玛超市内,新包装的“安婴儿”“安婴宝”系列比旧包装价格贵两成左右。而在淘宝商城红孩子旗舰店,美赞臣新包装的“安婴儿”A+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400克盒装售价109.5元,相比旧包装的79.8元,提价幅度更是超过37%。
质疑 涨价理由靠不靠谱
  洋奶粉屡屡提价,涨价理由无外乎四种:成本论、配方说、关税论以及更换包装说。那么,这些提价理由能不能站住脚?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显示,洋奶粉奶源价格连续下行。国际大包奶粉原料价格,从2011年七八月的3.9万元/吨开始回落,2012年一季度基本稳定在3.05万元-3.1万元/吨。乳业专家王丁棉分析说:“奶业原料价格近期相对稳定,生产成本并不会涨太多。尽管销售和人工成本可能会略涨,但如果以此作为终端商品涨价的理由很牵强。”
  若奶源成本非主因,那涨价的真正“推手”是新配方吗?据业内人士介绍,洋奶粉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体质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这些相对奶粉本身而言其实微不足道。以微调配方为名加价,不靠谱。
  也有企业以奶粉进口关税问题为涨价托辞。但实质上今年年初关税回调,并不存在新负担。
  在洋奶粉涨价的四大理由中,仅剩下了“更换包装说”。记者查看新旧包装,除了盒子颜色深浅有所不同,产品外包装区别并不大,而其配方的表述仅有几处发生了细微改变。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指出,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其实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控。目前国内八成的高端奶粉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
担忧 高价未必就“放心”
  让一些消费者担忧的是,一方面是洋奶粉的屡次涨价,另一方面是近期频频曝光的质量问题。若高价不等于高质,那被骗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事实上,洋奶粉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质表现并非“铁板一块”。一些洋品牌曾被消费者投诉“有虫”,产品污染被召回、含有福尔马林或微量放射性铯等问题,也不时出现。国家质检总局17日公布最新一期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中,来自荷兰和德国的8个批次洋奶粉,被判定不合格,并已被检验检疫部门销毁。其中就包括德国产的“泓乐”奶粉和新西兰产的“可益多”奶粉等。
  近年来,由于国产奶粉质量问题频发,客观上助推了我国奶粉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专家指出,洋奶粉厂商和销售方也恰恰抓住了这种心理。
  王丁棉指出,在目前这种洋奶粉“底气足”的“卖方市场”上,定价难做到价廉,但至少应该做到“物美”。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拷问洋奶粉企业的自律。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部门也应引导消费者更理性地选择产品。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陈三有等指出,要想改写洋品牌受宠、国产品牌备受冷落的局面,中国的乳制品企业自身应潜下心来重建消费者信心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向国人证明自己产品的品质。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