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善本(左一)与驾机起义人员合影。 |
|

|
|
刘善本宁愿为祖国人民效死于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也决不把炸弹投掷到抗日有功的共产党军队里。他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投奔延安,找共产党去!不久,正好有一批通讯器材要由昆明用飞机运到成都去。刘善本主动请缨,得到批准。1946年6月26日,他假称被劫机,机智地骗过机组人员和乘客,摆脱国民党的严密控制,冒着生命危险和倾盆大雨,驾驶一驾B-24型重型轰炸机花了两个多小时飞到了延安。 两册红书,深深吸引热血青年 在美受训期间,刘善本有机会看到了埃德加·斯诺先生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的英文版),使这位热血青年对延安、对共产党、对毛主席有了初步了解。他还将报纸上有关报道揭露国民党政府腐败、欺骗百姓的文章剪存了许多,其中有5篇后来带到了延安,一并交给了新华社,有的还被转载。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刘善本和全国人民一样幻想着停止战争,和平建国,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可是不久,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空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简朴到八大队训话,要求他们时刻做好准备,随时投入战斗。刘善本得知,蒋介石正调兵遣将,想把共产党全部消灭!他和同事不解,为什么安稳日子不过,而去动刀动枪的打仗呢? 一天,他路过四川北路,看到书摊上有本《新民主主义论》,急忙掏钱买了一册,回到家连口水都没顾得喝,便急急读了起来,他被毛泽东那透彻的分析和精辟的论断所感动。 一天晚上值班,他关闭电灯,悄悄打开收音机,寻找收听延安广播电台,听到了平时很难看到听到的消息,尤其是共产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做法使他大为震动,为什么共产党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就是他们能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官兵一致,不像国民党当局那样贪污成性,腐败透顶。 他从同事中得知,国民党主张以武力解决国共存在的问题,兵分三路进攻解放区。他想,蒋介石要彻底破坏国共第二次合作,自己怎么办?决不能再为国民党卖命了!他把自己的初步想法暗示给了本家叔叔刘大年,他是笕桥航校五期学员,曾奉命去延安送过毛泽东和周恩来,可刘善本却碰了一鼻子灰。 后来,他想起了妹妹刘瑞兰,当时她随夫住在上海空军大院。刘瑞兰1938年曾随堂兄刘善新参加了八路军,经常给《新华日报》写追求真理的“极左”文章。经过家长里短的拉呱,刘善本向她打探解放区的情况。刘瑞兰把自己知道的八路军的情况全告诉了他,并建议说“你若投诚,就去延安”。 空运器材,迎来驾机起义良机 1946年6月22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严正声明,反对美国政府军事援蒋,挑起中国内战。第二天,在南京发生了十万群众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停止内战、民主建国,却遭到残酷镇压,时称“下关惨案”。 刘善本出于对全国人民正义愿望的支持和对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的抗议,决定驾机起义。此时,他迎来了一个好时机,蒋介石突然来了一道命令:限令八大队于6月26日前将昆明美军移交的全部无线电器材空运成都。八大队即派7架B-24式飞机去完成任务,本来没有安排刘善本,可他主动找到大队长王世箨,说此次任务十分重要,自己熟悉气象和飞行中的业务,要求参战。大队长马上同意了他的请求,认为确实需要有他这样的人才,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同时,刘善本在悄悄地将家中老少安排给本家叔叔刘大年照顾。 6月21日晚,刘善本从机场回到了虹口区迪斯威路麦嘉里一号的家里。他望着怀孕的妻子和熟睡的爱女兰平,心里有许多知心话要对他们说,可他没有任何反常现象,像往常一样问候了几句,就躺在了床上,假装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他忍受着生死离别的痛苦,眼含热泪告别母亲和妻女,来到了机场。同行的飞机共有7架,没有临时编号,各飞各的。他是530号机长,共6个人。副驾驶员叫张受益,四川人,上尉军衔。通讯员唐玉文,空勤机械师唐世耀,领航员李彭秀。当天顺利到达昆明。23日,7架飞机装满近3吨重的无线电通讯器材,计划运往成都。 6月24日,昆明阴天。刘善本借口查询天气,跑到气象台查看地图,得知陕西、山西一带正下大雨,准备半途飞延安的计划落空了。他只好调整好驾机向成都起飞。看到副驾驶闭着眼睛睡觉了,他偷偷调整着无线电罗盘,结果没有找到延安的导航台。可能是没有预先联系,又加上天气不好的原因。他盘算了一下,从昆明飞张家口,要经过重庆,不如先飞重庆,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向他们说明情况,若有不愿意同行的就让他们跳伞。可是气象情况仍不理想,他便放弃了飞重庆的打算,只好驾机降落到成都新津机场。 空中斗智飞向延安 当刘善本走出机舱,突遇老朋友——成都无线修造厂的少校副厂长陈泰楷,想搭乘他的飞机去昆明。他当即爽快地答应。他心想,在关键时刻,他肯定会帮助自己。 6月26日,成都阴天。而此时的刘善本知道西北地区尚好,便决定上午起飞再回昆明去运无线电器材。当时,机上除了5名机组人员,还有陈泰楷和4名搭乘的年轻军官李荣琛、何辉庭、江焕章等。飞行约半小时后,刘善本让张受益驾驶,自己约着陈泰楷来到后舱说,老陈,前舱的同事要飞向延安反内战,你们不要害怕,到了那里你们来去自由。接着,他回到前舱向通讯员要过手枪,对其他同事说,出事了,快把罗盘调向成都。当看到又对准新津导航时,这才紧张而低声地说:“糟了,后面那几个人全是共产党。刚才他们拿着枪和手榴弹威胁我,要把他们送到延安。你们说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地给机长提建议。最后,都把眼睛投向刘善本,“你说咋办咱咋办”。 刘善本这才不紧不慢地说开了自己的意见:“兄弟们,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时候,咱不能同他们硬碰硬,到头来弄个机毁人亡就得不偿失了。要不咱们就把飞机开到延安,相信共产党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只好这样吧。”大家都无声地点了点头。飞机继续冒雨向前飞去。 在无任何导航仪器的情况下,刘善本凭着一身胆,驾机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地面,努力寻找目标,当穿过秦岭后,雨小了,云薄了。当看到下方出现了一条河,还有一座城市时,刘善本估计是甘泉了,再有8分钟到10分钟,便是延安了,便掏了早早准备好的地图,寻找降落地点。他原先问过去延安的飞行员,知道延安机场很简陋,只是把一块压实的平地作跑道。当看到左旁山腰处有许多窑洞时,他急忙命令道:“放下起落架,关掉油门,放下襟翼。” 刘善本急忙驾机向左急转弯,转动方向盘,对准了跑道,随即降低高度,减速慢行,当滑行到另一头时,便稳稳地停下了。他第一个打开舱门,跳下飞机。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这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地方,这就是延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