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想在校午餐午休,要先摇号 |
◎广东东莞一小学扩招后只能解决部分新生的午餐和午休 ◎校方采取摇号的办法产生 余名可午托学生遭受质疑 |
|
摇号择校、摇号上牌,大家并不陌生,但是摇号午托,大多数人也许是第一次听说吧!广东东莞阳光二小今年一年级扩招到7个班,导致资源供给不足,往年是全部学生都可午托,但今年只能解决部分新生午托。所以校方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摇号决定学生的午托,而没摇到号的学生家长只能大中午去接孩子回家午餐和午休。为此,有家长将此事发上了网并吐槽称,东莞阳光二小午餐午休需摇号,这让家长无法理解。 家长无奈 中午没时间接孩子 7月31日,记者联系上了阳光二小的部分没摇上号的学生家长。陈女士的小孩今年该上小学一年级了,陈女士为其选了阳光二小。“7月11日,阳光二小召集我们家长开会才告诉我们,由于今年扩招,学校方面没办法再给所有学生提供午餐和午休。”陈女士说,原来阳光二小的一年级有5个班,当时学校可以解决所有学生中午在校的食宿,如今扩到7个,由于资源有限,学校采取了摇号的方式,一共摇出150多名学生,可以中午留宿学校用餐和休息,而其余的学生中午放学后只能由家长接回家。 “阳光二小离我工作的地方和住的地方都远,大中午的还要跑过去接孩子回家吃饭休息,我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陈女士称,除了自己,该小区还有不少家长也面临着与她同样的不便。 马女士也反映:“中午接送又远又不方便也就罢了,而摇号确定学生可否在校午托,并不是公平的做法,很难让人接受。” 此外,马女士还质疑,学校到了7月11日报名注册的那天,才通知家长不再像往年一样能够给全体学生提供中午留宿。“5月份我们择校报名截止的时候学校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公告,如果那时候通知,我们还有选择其他学校的余地,而现在学校报名基本都已经截止啦!”马女士郁闷地说。 网友围观 想到“摇号”就头疼 7月31日上午,曝出这一事件的原帖被置顶,引来更多网友围观。记者注意到,有近3000人关注此事。在网友眼里,摇号实在让人头疼。有网友说,尽管孩子在阳光二小上学,学校的条件、师资都不错,学风优良,但中午接孩子的确是件麻烦事。 市民吴女士说,这种情况摊到谁头上谁都会郁闷,但她形容,最怕的就是僧多粥少。市民陈先生则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称教育部门可以考虑让公办学校统一做法,要么统一提供或停止服务,要么统一提供摇号。“各家学校情况不一,家长难免心里不平衡。” 记者来到南城阳光二小。在传达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教师告诉记者,网上所谓摇号午休的说法确有其事。 7月31日上午,这位女教师说,上一学年,该校有3个班的学生毕业,而到今年秋季,该校则要收7个班的学生。两个学年,一进一出,足足增加了一倍的生源。 女教师说,虽然她不能妄言生源增加是摇号的直接原因,但现有的教学设施、办学规模,确实在提供午饭、午休的问题上难以为继。 近年来,该校附近的几个楼盘空置率越来越低,孩子也就越来越多。“孩子到了入学年龄肯定要上学,人就是这么多起来的。”该女教师说。 部门表态 午托服务本不是义务 7月31日下午,东莞市南城区宣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类似的市民意见,南城区方面已经接到几宗,但是由于午饭、午休服务并不是公办学校的义务,因此,这样的服务只能满足一部分家长和孩子的需求。 这位负责人还证实了当天上午记者在阳光二小采访时得到的说法:上一学年,该校的毕业生约有150名,而招生统计数据表明,该校今年将有400余名新生入读,这给学校带来了很大压力。 “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该学校原有的宿舍就非常的有限。为了给孩子们腾出午休的场所,部分旧的教师宿舍也被改造成了学生宿舍,可还是不够用。”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还否认了校方刻意隐瞒新生数量的说法:由于家长为孩子注册入学的时间早于有关部门统计适龄学生入学的时间,后者的数据甚至要到6月才能拿到,因此,学校只能在7月通知家长,并进行摇号。 他透露,目前,为了适应辖区内适龄入学儿童与当前学校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状况,南城多所公办学校正在改造中。结束以后,更多的空间可以提供给孩子们。尽管如此,午休、午饭服务由于非公办学校职责,只能力所能及、尽力而为。 ◎相关新闻 “入园难、入园贵”成为 公众最关注教育问题 8月2日,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发布“中国教育小康指数”,数据显示,六成受访者对中国教育给出了“不公平”评价,五成受访者对目前国内教育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入园难、入园贵,教师素质和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城乡教育差距,是中国公众最关注的三大教育问题。教育专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已经从义务教育阶段提前至学前教育阶段,调查显示,“入园难、入园贵”成为中国公众最关注教育问题。 今年的幼儿园学费涨价似乎比往年来得更为“猛烈”。在“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中,“入园难、入园贵”由去年的第10位“蹿升”至今年的第1位。 对于幼儿园收费的涨价幅度,公众感受如何?《小康》调查显示,32.2%的受访者“完全不能接受”,27.7%的受访者感到“很惊讶,不可思议”,19.9%的受访者“不太接受”。 本报综合《广州日报》《法制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