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患肝癌离世,三龄童捐遗体 |
◎坊子李先生说服家人,无偿捐献儿子的遗体和眼角膜 ◎希望助专家早日攻克癌症,让别的家庭免受这种痛苦 |
|
|
眼科医生到李先生家探望,李先生(右)母子二人还没有从痛失孩子的阴霾中走出来。 |
|

|
|
坊子区老煤矿北井宿舍区的李先生一家如今悲痛欲绝,李先生年仅3岁半的儿子突患肝癌,不幸离开了人世。孩子走了,李先生说服全家人,做出了一个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决定:无偿捐献孩子的眼角膜和遗体。“本来我打算在我去世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没想到孩子走在了我的前面,我以后也会这样做的。”8月8日,还未从孩子去世的阴霾中走出来的李先生哭着说。
不幸降临 三岁半孩子查出肝癌 8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坊子区老煤矿北井宿舍区。此处的房屋都是用红砖盖的旧式平房,李先生家只有两间平房,没有院子,一个简单的小门口上方用木板和塑料布等材料搭盖着。进入屋里,两间房一共十多平方米,其中一间摆放着一些旧家具,上面放着锅碗瓢盆;另一间是卧室,里面摆着一张破旧的木床和一张破旧的木桌,仅有的家电就是一个台式的小型电风扇和一台小型电视机。 就是这么一个贫困的家庭,却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义举。李先生哭着拿出了他年幼儿子的遗体捐献荣誉证书,证书是山东省红十字会于今年7月27日颁发的。 “我那孙子很听话,还说长大后要给我赚钱花,可是他这么小就走了啊。”李先生65岁的老母亲泣不成声。 李先生说,他的老父亲患肺癌已经9年,目前正在住院治疗,治疗费全靠父亲的退休金维持。他在一家企业上班,每个月仅有2000元的工资,妻子的身体不是很好,没有工作。他还有一个女儿,今年上高中。3岁半的儿子活泼可爱。虽然家庭贫困,但孩子们都非常乖,全家在一起很幸福。 然而,不幸突然降临。今年7月10日左右,儿子开始肚子痛,但揉了揉以后就不痛了。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又说肚子痛,肚子鼓得有些高并且发硬。李先生感觉到不好,第二天天一亮,他和妻子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市区一家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孩子的肝部有肿瘤。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无法相信这个事实的李先生夫妇又带着孩子到淄博、济南等地的医院检查,但结果让他们失望至极。孩子的肝部竟然有多个肿瘤,确诊为肝癌。医生都说孩子太小无法手术,他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得这种病。 孩子去世 说服家人无偿捐献 李先生和家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带孩子来到了市区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 随着腹腔内的积水越来越多,孩子的肚子鼓得很大,看着孩子每天忍受着病痛折磨,李先生心如刀绞。李先生说,他以前就想,等自己去世后要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然而,他没想到,年幼的儿子要走在他前面,他想把儿子的眼角膜和遗体无偿捐献出去。当李先生把这个想法跟妻子说时,妻子坚决反对。 7月27日早上8时,在全家人拼命的哭喊声中,孩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悲痛中,李先生又同妻子提起了捐献的事,妻子也逐渐理解了丈夫,并点头同意。 “孩子从查出这种病到去世,仅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什么也不图,就是希望能让医学界的专家找出治疗这种病的办法,别让其他孩子患这种病后,像我的孩子一样治不了。”李先生流着泪对记者说,孩子生病后,他们单位专门为他批了1000元钱治病,他的同事也捐了3000元钱,对于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他非常感动。 最新情况 眼角膜正在检测中 对于李先生3岁半的儿子无偿捐献眼角膜的事,潍坊眼科医院的主治医师满辉感动地对记者说,他们非常感谢也非常敬佩李先生一家的义举。孩子去世当天,他们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在家属举行完遗体告别仪式后,他们对孩子的眼睛进行了检查,结果是角膜适合提取。随即,他们提取了眼角膜。目前,他们正在对孩子的角膜进行检测,以便确定孩子的眼角膜是用于临床还是用于科研。 潍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遗体捐献对于科学普及、医学进步、移风易俗和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他们衷心感谢李先生一家为人类医疗事业所做的贡献,孩子的遗体将用于潍坊医学院临床研究。自2005年以来,全市捐献遗体的志愿者已达17例;自2007年以来,全市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已达成13例,自今年1月份以来,全市就有5位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李先生的儿子就是第5例。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徐艺华 潘高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