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火车站人流量大,报价较高 ◎不少报童每天在此“蹲点” |
25天,9岁小报童挣了两千三 |
|
|
|
9岁报童徐成林正在潍坊火车站自动售票厅卖《潍坊晚报》。 |
|

|
|
8月7日,潍坊晚报“尊一医院”杯学生暑期售报实践活动第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潍坊火车站人流量大,售报价格相对其他地方高,不少小报童瞅准了火车站,每天在这里“蹲点”。9岁的小报童徐成林卖了25天的报纸,挣了2300元钱,这部分钱都将用在他的学习上。
郭晓帆 15岁“高龄”当报童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潍坊火车站候车厅门口看到,五六位小报童正在卖报纸,一个个子稍高、皮肤黝黑的男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15岁的郭晓帆,也是这些报童里年龄最大的一个。 郭晓帆告诉记者,他是经同学介绍来参加潍坊晚报暑期售报实践活动的,主要在火车站附近卖报纸,因为这里的报纸价格比其他地方要高。“我听说别的地方都是5毛钱一份,但是在火车站卖到1块钱一份,所以我们这些报童都跟着卖1块钱。” 郭晓帆说,暑假结束他就上初三了,今年是他第一年参加暑期售报实践活动。“刚开始卖报纸的时候,我有点不好意思。一是看到其他报童都比自己小,不好意思抢客户;二是第一次卖报纸,有点抹不开面子。”郭晓帆说,别看自己年龄是最大的,卖起报纸来还真不如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弟弟妹妹,好多卖报的经验都是弟弟妹妹传授给他的。 “第一期活动时,我一天能卖100份报纸,现在我一天能卖150份了。第一期售报活动结束,我还获得了铜奖,领了500元奖金,挺有成就感的。”郭晓帆说,卖了20天报纸,他挣了1300块钱,但是他觉得挣钱不是最关键的,主要是能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很有帮助。 徐成林 卖报挣钱贴补学习 “我的《潍坊晚报》卖完了,我拿5份《齐鲁晚报》换你5份《潍坊晚报》,行吗?”同样在潍坊火车站卖报的9岁小报童徐成林对郭晓帆说。 徐成林和郭晓帆一样,都获得了第一期暑假售报活动的铜奖。徐成林说,这是他第二年参加暑假售报活动,虽然火车站附近小报童很多,但他一点也不觉得有压力,因为自己有卖报经验。当记者让他详细说说他的经验时,他笑着说:“不能告诉你,如果你写在报纸上,大家都知道我的窍门了,我就没有优势了。” 徐成林说,他每天早上5时准时领报纸到火车站卖报,因为他觉得早来早卖,越早小报童越少,这样他就可以多卖几份报纸。“火车站人流量比较大,早晚都有人,多是些匆匆赶路的,他们喜欢买份报纸火车上解闷,所以报纸比较好卖。”徐成林说。 徐成林一天能卖150份报纸,至今已经卖了25天了,一共挣了2300多元,其中包括第一期的500元奖金。当记者问他打算怎么花这笔钱时,徐成林说:“我把钱都给我妈妈,让她留着给我上学用。”徐成林告诉记者,他的妈妈是潍坊晚报发行站向阳分站的发行员,爸爸是司机,工作都很辛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暑假他就参加售报活动,挣钱供自己学习用。 胥成浩和胥健一 同学搭伴效率更高 12岁的胥成浩和胥健一都是潍城区大胥家小学的学生,也在潍坊火车站附近卖报纸。上午8时40分,胥成浩的150份报纸全部卖完,她又帮着胥健一卖报纸。“我参加卖报活动还是胥健一带着我来的呢,也是他教我卖报的技巧,一般都是他卖完了再帮我卖,像今天这种我帮他的情况比较少。”胥成浩说。 胥健一告诉记者,因为他俩相互帮忙,卖报速度比其他报童快很多,每天上午10时30分以前两人都会卖完报纸。“我们俩互相帮忙卖报纸,钱还是各人算各人的。”胥健一说,两个人分担工作就轻松许多,也能比其他小报童提前收工。都说“同行是冤家”,但“化敌为友”更能彰显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以前听别人说卖报纸很累,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相反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不仅体验了挣钱的辛苦,还认识了很多小朋友。”胥成浩说。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实习生 高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