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刚刚过去的一天,中国代表团以34金依然排在榜首,但对三大球来说是凄凉的。北京时间8日凌晨,随着中国女篮惨败于澳大利亚,至此,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三大球,无论男女,都集体遭遇了滑铁卢。纵观历届奥运会,中国三大球的战绩总体呈现下滑趋势,难以再现曾经的辉煌。现在,三大球都黯然出局,我们这些群众基础最好的集体项目,究竟怎么了?
中国篮球很无奈 上届北京奥运会,主场作战的中国女篮在铜牌争夺赛中不敌劲旅俄罗斯,无缘奖牌,但对于正处在新旧交替中的中国女篮来说,这个成绩也算是差强人意了。本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在小组赛中表现不错,3胜2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遭遇上届奥运会亚军澳大利亚队。中国队在老将苗立杰、陈楠等人的带领下奋勇拼杀,但终因实力不济惜败,无缘半决赛。中澳女篮之战是两个相互熟悉的对手之间的一场硬仗,结果中国姑娘没笑到最后。 和女篮一样,中国男篮的老将们也是赛场上的顶梁柱。35岁的王治郅说,这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希望下一个奥运周期内,选拔出优秀的年轻球员,将来由年轻队员组成的中国队成长为世界强队。他更期望,国内的CBA联赛能在浮华背后,有本质的提高。 王治郅还直接点中了当下中国男篮的命门,也就是青黄不接。现在队伍中的新人难堪大任,在比赛关键时刻,还是王治郅、刘炜、朱芳雨、王仕鹏等老将在场上拼杀。这是中国篮球的无奈,也是中国大球项目的无奈。 光荣之师很失落 曾经的光荣之师,被给予了三大球中最高期望的中国女排,即便是和日韩交手,都显得有点吃力,更遑论世界冠军了。 中国女篮遭遇强敌落败尚且情有可原,而一向为国人称道的中国女排2:3不敌日本,无缘四强,多少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深为惋惜。毕竟,这是一支历史上曾获誉无数的光荣之师: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铜牌。在中日两队的交锋历史上,中国队胜多负少。有网友称,已经不记得上次日本女排在奥运会上击败中国队是什么时候了。 中国女排目前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全国女子排球一线专业运动员总共只有不到400人,亟须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对基层教练的激励体制有问题。男子排球的情况更是惨淡。如此少得可怜的后备力量,谈何形成人才梯队,这与中国排球所承担的奥运争金夺牌任务确实极不相称。两支巾帼之师虽然最终落败,毕竟还是闯入了八强,小组赛中的成绩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男子三大球的唯一代表中国男篮,竟以五战告负,创下20年来参加奥运会的最糟战绩。 男女足球太糟糕 人才储备不足的危机,不仅存在于篮球、排球之中,中国足球队伍的情况就更是糟糕了。 本届奥运会决赛阶段,中国男足依然缺席,而昔日“铿锵玫瑰”的女足没能拿到资格,令人伤感。 而另一边,日韩的球打得风生水起。日韩男足双双进入四强,争夺铜牌,日本女足考虑的,则是如何争取到冠军。这放在20多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20多年过去,别人进步神速,我们的足球水平退步更神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争金夺银。近邻的日本女足,曾经是中国队的手下败将,而今已经成长为世界冠军。如此迥异的发展轨迹,不能不令人深思。 伦敦奥运渐入尾声,其他项目的中国健儿还在争金摘银,中国仍在拼命烧钱的足球联赛以及背后的足球体制,需认真反思。 在本次奥运会上,“三大球”这些群众性最强、职业化最早的项目却集体沉寂了,实在是中国队在此次奥运会上的一大遗憾。总结经验教训,拓宽群众基础,完善青少年选手培养、选拔机制,是避免未来出现人才断层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