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背水一战,高校抓最后机会 |
◎专科第二次征集志愿今日填报,全省还有56318个计划 ◎一些院校单个专业缺额大,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更困难 |
|
8月14日,山东省招考院公布了2012年普通高校专科(高职)批文史理工类第二次征集志愿院校专业计划表。第二次征集计划全省为56318人,其中文史类22418人,理工类33900人。驻潍13所高校中,还有4365个征集计划,其中文史类征集1578人,理工类征集2787人。根据录取工作日程,8月15日,专科将进行最后一次征集志愿的填报,这也是今年高考最后一次志愿填报,考生可根据各高校专业计划表进行志愿填报。 部分专业缺额特别多 我省2012年普通高校专科(高职)批文史理工类第二次征集计划为56318人,其中,文史类22418人,理工类33900人。 记者发现,不少院校的单个专业征集计划也很多。文史类方面,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征集594人,仅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就缺额111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征集311人,而财务管理专业就缺额135人等。理工类方面,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征集939人,仅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缺额443人;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征集910人,仅数控技术专业就缺额634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征集846人,财务管理专业缺额达273人,食品营养与检测也缺额133人。 另外,2012年普通高校专科(高职)批艺术类第二次征集计划为3568人,其中,艺术文征集2542人,艺术理征集1026人。专科(高职)批体育第二次征集志愿计划为92人,其中,省内院校中,山东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中俄合作办学)专业缺额19人,齐鲁师范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缺额2人,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缺额9人。 驻潍高校还征4365人 从投档表统计情况看,驻潍13所高校中,还有4365个征集计划,其中文史类征集1578人,理工类征集2787人。 其中,潍坊职业学院的缺额计划最多,共征集1699人,其中文史类636人,理工类1063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征集974人,其中文史类459人,理工类515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征集624人,其中文史类320人,理工类304人。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类征集558人。 记者发现,在驻潍13所高校中,也有不少学校单个专业缺额计划比较多。文史类方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仅畜牧兽医类(畜牧兽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畜牧机电)专业就缺额163人,畜牧兽医类(动物营养、饲料质量检测、水产养殖与饲料、兽药)缺额111人。 理工类方面,畜牧兽医类(畜牧兽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畜牧机电)专业缺额257人,畜牧兽医类(动物营养、饲料质量检测、水产养殖与饲料、兽药)缺额102人;潍坊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缺额140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缺额66人。 各校掀起招生攻势 专科最后一次征集志愿,众高校仍然有56318人的计划。虽说还有最后一次征集志愿机会,但投档环节一系列令人惊讶的数字已预示了今年专科批次的惨淡招生现状,尤其是一些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 为应对可以预见到的“招生困境”,不少院校纷纷调整计划。不少院校招生工作人员早就瞄准了高中老师的推荐、报考学生的口碑相传、在校生联系老乡等“突破口”,并纷纷加大“攻势”。8月14日下午,当记者联系某所高职院校招生处时,其相关负责人仍然在商讨如何动员考生在15日填报本校志愿。 “放假前,就有本校的外地学生回老家去宣传学校,争取有当地学生来报考。”某院校招生人员说,除了早期的老师推荐院校外,目前,论坛、QQ群等新兴方式也逐步成为招生的重要途径,“主要是‘搞定’考生中的‘带头生’,只要他们报考了本院校,会相应地带动不少学生来报考。”该招生人员说。 短期攻势或许能够征集到几名学生,但无法真正突破招生难瓶颈。不少高校招生负责人都直言,只有扩大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实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把优势不再的专业要么革新,要么干脆砍掉,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就业保障等,才能真正的破解目前的困境。 在和众多职业院校招生负责人的谈话中,记者发现,他们都对未来的招生充满了希望:生源不会持续减少下去,政策调整的“动荡期”过后就会迎来稳定期。 本报记者 张蓓 刘燕 ◎相关新闻 清华新生获捐1.2万 本报讯 本报8月12日A5版以《儿子考上清华,家里卖光存粮筹学费》为题,报道了青州市何官镇周家村考生周少华考取了清华大学,但家境贫困无法承担所有学杂费一事。此事一经报道,社会好心人纷纷捐款。8月13日、14日两天,周少华共收到捐款1.2万元。 周少华说:“我到校后,会用空闲时间,勤工俭学赚取学杂费”。他还说:“我的学杂费已经凑齐,希望好心人把爱心款捐给其他学子。” (记者 侯江宏 庞志勇 王来臣) 陈莹获赠新衣新包 本报讯 近期,本报对寒亭区高里街道17岁女孩陈莹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8月13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爱心协会的工作人员与陈莹取得联系,打算次日为她举办募捐活动。 8月14日上午9时30分许,记者在潍坊小商品城西门见到了陈莹。陈莹告诉记者,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爱心协会的工作人员约她在那见面。 不久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爱心协会的常务会长王鑫赶到。王鑫告诉陈莹,募捐活动因下雨被迫改期。王鑫表示,不能让陈莹白跑,要自己掏钱给她买几件新衣服。买完衣服,王鑫还送给陈莹一个挎包。 (记者 辛成凤 实习生 赵春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