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争创全国文明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录取
 
标题导航
图美观,街头招牌乱用繁体字
2012年08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美观,街头招牌乱用繁体字



  8月16日、17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多条主要街道发现,很多商铺存在霓虹灯招牌缺胳膊少腿,或是随意使用繁体字的现象。霓虹灯残缺不全不仅影响了商铺自身的形象,也大煞城市夜景;而随意使用繁体字,是不规范的。潍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回复,他们将会加大巡查力度,尽快整改。

镜头一 街头霓虹灯残缺不全
  16日晚上,记者走访了城区多条街道,发现色彩绚烂的霓虹灯招牌在夜晚确实十分夺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残缺不亮的霓虹灯则容易造成歧义,大煞城市风景。
  记者沿着福寿东街东行,不断看到“美干购”、“文鲁”、“各房”等一些让人费解的红色霓虹灯,这些招牌不仅看得市民一头雾水,还影响了店铺的形象。
  当记者走到奎文区福寿东街和北海路交叉口附近时,远远看到一座高高的大楼上有“大成育”三个字。走近才发现,原来是“大成教育”,只是“教”字没有亮。随后,记者又看到一些“跆拳”、“大药”、“老潍”之类的招牌,这些残缺的招牌令人费解。
  “霓虹灯招牌原本是一个商铺的装饰,一个城市夜景的点缀,可这些残缺不全的霓虹灯总是看得我心里堵得慌,我觉得相关部门应该让这些店家修理一下,毕竟也有利于商家自身的宣传。”奎文区圣荣广场小区的居民李先生说。

镜头二 招牌繁体字比比皆是
  17日上午,记者走访发现,城区不少沿街商铺的门头牌匾、电子屏幕、灯箱广告等,都使用了繁体字。如“老潍县城隍庙火烧”,“潍”写成“濰”,“县”写成“縣”,“烧”写成“燒”;“绿城诚园”的“诚”成了“誠”,“园”成了“園”,“瀚鑫園”、“迪坤禮品”、“百樂门”、“八马茶業”等招牌中也出现了繁体字。
  记者采访了一些使用繁体字招牌的店主得知,他们使用繁体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觉得美观。“牌匾上使用繁体字还有什么规定吗?如果不符合规定,等有关部门来找的时候再换了就是了,反正现在看起来感觉挺好看的。”经营茶庄的王先生说。
  “本来我对商铺招牌使用繁体字并未关注,直到有一天,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件事,才引起我的重视。儿子在写作业时用了繁体字,老师让他改正,他很不服气,问我,为什么商店的招牌上可以用繁体字,他却不可以写?我当时一愣,不知该怎么解释。”奎文区松鹤园小区居民王女士无奈地说。
◎部门答复
加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尽快整改
  针对沿街商铺霓虹灯招牌残缺的情况,记者联系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称,尽管这种问题的出现是不定时和不定点的,但为了保证创城工作的顺利进行,城管部门已经加强了巡查力量,组织执法人员在夜间多次对市区街道的霓虹灯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霓虹灯残缺不全的,就会立即下通知令其尽快整改,对于繁体字招牌则做到从源头治理,在审批时严格把关。
  随后,记者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了解到,200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只有六种情形可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包括: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招牌的手写字以及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和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招牌中出现繁体字,必须是名家题字,并且需在招牌上落款才算规范。同时,题字必须要有副牌来标注,不用副牌是不规范的。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旭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