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笔尖上的大考·录取
 
标题导航
聋哑女孩募捐,市民有点怀疑
2012年08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聋哑女孩募捐,市民有点怀疑



  近日,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有一群手持宣传单页的聋哑女孩总会出现在城区几家美食广场向食客募捐,有的还会回赠小饰品,但不知道这种募捐形式是否正规。通过几日的观察,记者发现这些聋哑少女手持的宣传单页上只盖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章,并且喜欢把青年男女锁定为目标。记者电话联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后得知,残联并没有以这种形式组织过募捐,他们提醒广大市民小心上当受骗。
  记者追踪
多名聋哑女孩在募捐

  “最近在几个美食广场都碰见一些聋哑少女向市民募捐的情况,她们手里的宣传单页盖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章,我们倒是很希望捐助残疾人,但是不知道她们这种募捐形式是否正规,所捐助的钱财最后能否帮助了残疾人。”前几天,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此事,希望记者能够证实一下这种募捐是否正规。随后的几日,记者展开了调查。
  8月13日中午,记者在东风东街和文化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餐馆吃饭时,一名位身穿红色短袖衫的聋哑女孩,一手拎着一些荷包挂件,一手拿着文件夹逐一让吃饭的人看,并比划着示意她听不到声音。这时有两名女士各给了她10块钱,并在她的文件夹上签下了名字,而她则给了她们一个荷包。女孩离开后,沿着东风东街向东一直来到了凯德广场,然后进入德克士餐厅又让市民看她手中的文件夹。记者发现,这个女孩喜欢把目标锁定在一些年轻男女身上,而且成功率很高,文件夹的第一页已经写了十几个捐款人的名字。
  正在这时,德克士的工作人员写字告诉她,餐厅里不允许从事这种活动。这个女生看后就把荷包挂件装在了挎包里。记者通过与这个女孩的文字交流得知,她姓王,是聋哑人,来自临沂市苍山县。但当记者询问她收来的钱交给谁、有没有人管理她们、她们住在哪里等问题时,她却写字告诉记者自己认字少,看不懂记者写的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她不时看看餐厅里的钟表,最终写字告诉记者,她正在上班不能长坐,然后匆匆离开。
  14日下午,记者在银座地下美食广场也看到一个穿白色短袖衫的女孩向市民要钱,当记者想要跟她沟通时,她摆手表示自己不认字并离开。随后她来到了附近的肯德基餐厅,在东边餐区问了几个人后离开了。记者从该餐厅一名男服务员口中得知,最近经常会有一些聋哑女生来餐厅里向客人要钱。
市民质疑
为什么总在固定地点

  采访中,很多市民对这种募捐方式持怀疑态度。
  “说实话,我很想帮助残疾人,但是这种方式的募捐我感觉肯定是假的,一是因为上面盖的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章,要是咱们潍坊市残联的章,我还有可能相信;二是这些小姑娘老是出现在固定的几个地方,而且还是固定的人,我在这里看见那个白衣服的小姑娘好几次了,每次午饭的时候她都会过来。”在银座地下美食广场吃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根据他的观察,这个小姑娘从来不向中年男子要钱。不过也有市民认为,应该不是骗人的,因为文件上盖着章,即使是骗人也不过十块八块的。
市残联证实
没有组织过类似活动

  17日上午,记者从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得知,市残联组织的募捐活动都是以具体活动为主,比如扶残助残,帮助某个残疾家庭,不会让残疾人自己出门募捐,市残联对这个活动并不知情。而市残联的财会部门也回应称,近期并没有相关款项汇入。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电话。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没有组织过类似活动,也反对一些人员利用市民的同情心干一些投机取巧的事,希望当地残联组织能够对参与的残疾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上当受骗。
           文/图 本报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