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薄风强忍不住掩面而泣。 |
|

|
|
母亲患精神疾病无法自理,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将自己拉扯大,去年却突然患病双眼几乎失明,失去了劳动能力。今年高考中,他以639分的好成绩被中国石油大学录取,但每年5000多元的学费和住宿费,让这个没有任何收入还欠着外债的家庭犯了难。8月16日,记者了解到,为了挣学费,18岁的薄新成离开老家昌邑市北孟镇南麻湾村,到50多公里外的昌邑市区一家饭店打工,一个多月以来挣了1000多元钱,但很快就要开学了,学费还差一大截呢。
打工月余挣了千元 1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薄新成打工的饭店。自7月初起,他经堂哥介绍到这家饭店打工,主要工作是传菜和择菜等。 薄新成个头在一米七左右,身上的白色短袖已有些泛黄,裤子上也沾了些尘土,戴着一副眼镜的他一看就是学生模样。薄新成承担着饭店的传菜任务,最多的时候一次要传十几桌的菜,楼上楼下来回穿梭,一个多月下来,他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忙碌的节奏。 虽然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但每月能领到800元的工资,已经让薄新成很高兴了。“现在家里没有收入,我打工一个多月挣了1000多元,多少能减轻点家里的负担,但上大学一年光学费就要4700多元,这还差得远呢。”薄新成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薄新成以639分的好成绩被中国石油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很高兴,但随之而来是深深的忧虑:母亲患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去年下半年,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薄风强突患病毒性脑膜炎,因治疗不及时导致双眼底板坏死,现在已经基本失明,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不仅没有一分钱的收入,还欠着一屁股债。面对这样的家庭条件,薄新成犹豫了:“是去读书,还是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但父亲薄风强的意见很坚决,借钱也要供孩子读大学。 三餐常是馒头就咸菜 自7月初来到昌邑市区打工,薄新成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这也是他离家最久的一次。16日中午,记者与薄新成一起驱车50多公里,回到了他的老家北孟镇南麻湾村。 进了薄新成家的大门,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从南屋走出来,薄新成介绍说这是他奶奶,今年已经78岁。见到记者,老人红着眼眶说起儿子的病情,嘴里一直念叨着:“没治了,没治了……” 迈入北屋记者看到,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些衣物凌乱地堆放在一起,显然很久没人整理了。里间床沿上坐着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子,看到陌生人来她也没有挪动位置,一名与她差不多年纪的男子躺在床上,这就是薄新成的父母。 听到儿子的声音,薄风强从床上坐了起来。记者发现,薄风强的眼睛开始一直眯着,直到半个小时后逐渐适应了环境,才能慢慢睁开,一直泛着红色。虽然睁开了眼睛,但薄风强根本看不清站在他眼前的是谁,只能凭着声音来辨别。 薄风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床上,家里的几亩地靠着亲朋和乡邻才能播种、收获。有时候,他会自己扶着墙小心翼翼地出门,但也只是在自家门口站一会儿。妻子会蒸馒头,炒菜却不知道该放多少盐。就这样,两个人一日三餐多数靠馒头就咸菜解决。 只想看清庄稼能种地 薄新成的母亲自小就患精神疾病,经常会走失,薄风强靠卖熟肉养活一家人,几年前也翻盖了房子,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别的孩子有的薄新成也缺不着。自从去年他突然生病几乎失明后,家里不仅欠下了外债,生活也完全没了保障。 薄风强说,去年10月份,他忽然发高烧至40℃,一开始他以为是感冒了,去村里诊所打了两天吊瓶,但高烧还没有退下去,他又去附近的小医院检查,也没查出病症所在。几天之后,病情加重的他开始昏迷,被紧急送往昌邑市人民医院,才发现他患有病毒性脑膜炎,但因为接受医治迟了,现在他的右眼已完全失明,左眼也只能模糊看到人的影子。 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薄风强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倒下。他曾四处求医,试图挽救还有一定视力的左眼。在潍坊的医院进行了仔细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他的眼底血管已完全烧坏,视神经只能慢慢地萎缩,这种症状不止潍坊的医生没有治疗能力,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可治疗的病症。听了医生的话,薄风强很受打击,但生活还要继续,他不敢轻言放弃。“如果有钱我还得去北京等大城市看看,只要能让我看清楚地里的庄稼,能种地就行,现在饭都快吃不上了,孩子这么懂事还得上学,家里不能没有收入。”说到这里,薄风强的声音哽咽了。 由于没钱继续看病,薄风强只能靠服用药物来延缓病情的恶化,但每个月光药费就要1000多元钱。为了省钱,薄风强渐渐减少了药量,每个月也得400元钱,这些钱全是向别人借来的。 接替父亲把家扛起来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薄风强都坚持要儿子上大学,他觉得儿子只有读了大学才能有出息。儿子的高考成绩出来时,薄风强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争气,考出了639分的高分,忧的是家里的积蓄全被自己花了,还欠下许多外债,实在没有能力供儿子上学了。这时,薄风强又忍不住掩面抽泣,“都怪我,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了,只能让孩子出去找亲戚借借,不然怎么办啊?”薄风强说,只要儿子上完大学开始挣钱,家里生活肯定就能好转,现在只要熬过4年苦日子就行。 一旁的薄新成也红了眼眶。跟父母说了几句话后,他就要回饭店去了,因为中午顾客多,他要多干点活,争取多挣点钱。 在返回的路上,薄新成告诉记者,上大学后他一定会先把学业搞好,然后用课余时间多打工挣出生活费。父亲为了让他安心高考,曾对他隐瞒了病情。现在在他心里已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倒下了,他会把家撑起来。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本报见习记者 曾辉 实习生 王杨方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