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侯岩17日在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近十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均期望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 他介绍,在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同时,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2年的29.2‰下降到2011年的1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2年的34.9‰下降到2011年的15.6‰,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 侯岩说,十年来,我国卫生资源持续增长。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5.4万个,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81张、执业(助理)医师1.82人、注册护士数1.66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4.73人。 在缩小城乡以及地区间卫生发展差距方面,我国十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侯岩介绍,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分别为55%和21%,2011年分别增至89%和97%,发生了重要变化。城乡居民健康指标差距逐步缩小,孕产妇死亡率城乡之比由2005年的1:2.15缩小为2010年的1:1.01;婴儿死亡率城乡差距从7.2个千分点下降到5.9个千分点。农村住院分娩率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异由2003年的34个百分点下降到2010年的2个百分点。 17日当天由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未来我国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的目标为,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