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计划成立二十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不签公司要单干 |
我的电影,我做主 |
|
|
今年62岁的著名导演张艺谋是继续签约影视公司还是自立门户,正在投资界和影视界引发波澜。最新消息是,张艺谋已决定不再签约任何影视公司,而将于上海成立规模为20亿元“张艺谋文化产业基金”。 10亿元天价合约,老谋子仍然在犹豫 导演张艺谋和制片人张伟平曾是电影圈的黄金搭档,两人合作16年,拍摄了11部影片,张伟平任董事长的新画面影业公司非张艺谋的片子不拍。但今年3月开始,不断传出两人分手的消息。8月22日,张伟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去年12月11日《金陵十三钗》首映那天,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张艺谋。“我现在跟他没啥关系了。”此语证实张艺谋与新画面的合作已然告终。 多个消息源确认,张艺谋在过去数月间一直在找影视公司洽谈合作。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张艺谋曾通过编剧刘恒找到小马奔腾。刘恒是后者的签约编剧。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承诺自掏腰包来邀请张艺谋加盟。该知情人士解释说,由于金额巨大,如果让正在上市通道中的小马奔腾公司出钱,未来上市时会拖累账面业绩。 据接近交易的人士称,双方相谈甚欢,李明开出的价码是现金上亿元,之外还有票房分成、股权等。但不久后,小马奔腾收到了张艺谋的回复,感谢之余,称不得不回绝,因为有人开出了更优厚条件。于2009年成立的万达影视公司向张艺谋开出的天价,是数量级的变化,传言甚多,每个版本都接近10亿元。版本一是万达给张艺谋开现金、股权、票房分成总价不下于10亿元。其中现金2亿元,期限只有2年,只拍2部片子,外加每年2000万元的固定运营费用。 另一位资本市场人士称,另一版本是现金2亿元,8年8部戏,平均每部片子摊销成本2500万元。此外,每拍一部片子还有导演费,文艺片3500万元,商业片4500万元。这样算来,每部片子付给张艺谋的成本为6000万元-7000万元,8部片子共计5.6亿元,再加上票房分成等,总价也有可能接近10亿元。但近日,一位关心此事的资深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张艺谋与万达集团的签约谈判也已陷入停滞,看来,老谋子仍有别的想法。 “张艺谋未通过经纪人与企业谈判,而是亲自上阵。”一位接近谈判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和私募基金结合?老谋子未必谋到利 “张艺谋已不甘心给别人做嫁衣了,他要自己单干。”有业内人士说。文化产业投资界人士称,曾收到中介机构发来的通知,称张艺谋将与上海坤宏传媒成立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20亿元,主要投资于电影等文化类项目,希望有关机构参与投资。 坤宏传媒公开资料有限,只显示其与迅雷网络、航美传媒、一壹影视投资基金联手打造的基金规模在5亿元左右,曾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崭露头角。但无论是在私募股权基金(PE)界还是文化投资领域,坤宏传媒都不算知名公司。该公司的自我简介称其为一家多领域的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涉及领域包括金融、地产、能源、传媒等,也有娱乐营销、影视剧投资制作、艺人经纪的业务,至今成立约三年。 坤宏传媒负责人王女士向媒体表示,“对于具体合作方式和细节目前还不便多谈”,并对媒体称张艺谋将主导基金的运作等说法表示不满,认为这影响到了具体的谈判进程。 从PE的运作常识而言,这家以张艺谋为概念的文化投资基金如若成立,需要遵循PE的运作规律,具体的运作要看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人之间如何约定,最终条件未必会大幅优于张艺谋和前述影视公司之间的合同。目前这家基金的进展不明。一位国内大型投资基金投资经理说,“我们很关注,但最近好像又没有动静了。”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自立门户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张艺谋或许可以更大程度发挥他的金字招牌。关于此类基金的投资策略,一位产业投资人士认为,应该是“几个大项目配几个小项目”的投资组合。比如投10部片子,几亿、几千万、几百万的各占30%,靠大制作的片子来赚钱,靠小成本的片子平衡风险,并且应包含不同的影片风格。“这与基金经理投资股票是一个道理。”有投资人更多看重张艺谋身边的项目储备资源。张艺谋毕竟身边会吸引一批名编剧。从这个角度讲,基金融资不会有太大问题。达晨文旅投资管理公司执行总裁赵小兵认为,张艺谋过往影片有着优秀的票房记录,如果名导演成立个人电影基金,投资人首先考虑的是除了影片创作之外,是否建立完善的营销发行团队,“否则花钱不会踏实”。 私募股权基金和名导,将以何种方式结合?目前一切还是未知数。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