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30年前,潍坊有一群喜欢踢球的孩子,他们冬天踢夏天踢,晴天踢雨天踢,踢到天黑了还不愿意回家。渐渐地,这群20不到的孩子彼此熟悉起来,后来,一起结伙踢球的人越来越多。再后来,他们组成了一支球队,慢慢在潍坊甚至山东踢出名堂。这支球队用过多个名字,但30年来,最初的也是最响亮的那个名字——“魔鬼”一直沿用到现在。 首次通过电视转播看世界杯,他们疯狂迷上足球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迈出了改革开放的脚步,老百姓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正是在这个时期,体育成了当时中国年轻人一种新的爱好和追求,其中足球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1981年,时任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苏永舜带领中国男足冲击第12届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那年,首次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世界杯预选赛的中国球迷不禁惊讶于足球运动的魅力。正是这次世界杯预选赛和第二年的西班牙世界杯决赛,结结实实地给当时的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足球课。潍坊也掀起了一股足球热潮,魔鬼队的很多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足球、迷上足球的,王涛便是其中之一。 王涛,地地道道的潍坊人,因其和善,待人热情,被圈里人尊称为“涛哥”。他是1982年魔鬼队成立后的首任队长,因速度极快,被称为队中的第一“快马”,至今仍活跃在绿茵场,现魔鬼元老队一员。1979年,王涛考入了潍坊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潍坊医学院成立校足球队,王涛凭借优秀的身体素质和一身好技术成了队里的守门员。 让王涛记忆犹新的是1981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饮恨吉隆坡的那场比赛。1981年11月12日,西班牙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中国队4:2战胜沙特。可后来由于沙特队故意“放水”,中国队不得不在附加赛中面对新西兰队,最终饮恨吉隆坡。王涛说,正是那次从电视看到了中国队冲击世界杯的比赛后,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开始疯狂地迷上足球。 物质贫乏年代一个真皮足球让俩队长不踢不相识 年轻人都有个特点,迷上一项运动后都想亲自上阵试一试,特别是没走出校门的学生,在那个精神生活还比较贫乏的年代,体育运动几乎成了他们惟一的业余活动。王涛和曹英黎正是在那时因为踢球而结识的。 王涛和曹英黎正是受世界杯感染,晚上看完电视后,白天就迫不急待地想找人踢两脚。一天早上,王涛和几个同学到体育场踢球,场地边上有些砖石之类的杂物。王涛的脚踢到了球又一下子踢在了石头上。球的速度远不如石头的速度,那石头又是有棱有角之物,当石头追上球时,两者相逢打了个招呼,球被划破了。王涛拿起球问:“这是谁的球,我不小心踢破了,我来赔。”球的主人过来说:“球就是来踢的,不用赔,大家都是朋友嘛。”对于此事,王涛一直深感愧疚,因为当时一个皮球的价格绝对不菲。球的主人叫曹英黎。从那以后,王涛和曹英黎便成了好朋友。 回忆起当年涛哥赔球的故事,曾任魔鬼队副队长的曹英黎唏嘘不已:“我们俩也算是不踢不相识。一晃30年,我和涛哥从20出头的小伙子,一起踢到现在,都成半大老头儿了。足球让我们结识,踢球让我们情义长存。” 曹英黎说:“那个年代各家的条件都不好,平时我们踢的球都是橡胶球,俗称‘橡皮蛋子’,如果谁能有机会踢两脚真皮足球,那可比过年还兴奋。当时,我请朋友帮忙从青岛花7块钱买了一个真皮足球,平时不舍得踢,只有周末和别人比赛时才拿出来过两脚瘾。”曹英黎说,对于当时一个工人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钱来说,花7块钱买个足球,那绝对是奢侈品了。后来,王涛买了一个同样的球送给曹英黎,曹英黎坚决不收,他们就把那个球当成球队的比赛用球了。就这样,两个因为踢球经常忘了吃饭的年轻人认识了。 成立球队叫“魔鬼”,至今已经30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潍坊,会踢球和喜欢踢球的人多数集中在学校和各企事业单位里,能踢球的场地不多,学校操场和原潍坊市体育场是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王涛说,原潍坊市体育场,后来改叫潍城区体育场,就是现在的风筝广场所在地,那里曾有当时潍坊最标准的足球场、田径场和篮球场。每到周末,喜欢踢球的人都会汇聚到此切磋一下。“那时的足球场其实不是我们现在印象中的足球场,只不过是一个面积跟正规场地相同的土场子,场地上没草皮只有土,到了夏天还会长出野草,球在地上滚过会扬起一阵浮土,这些都是老魔鬼队员们最初的踢球记忆。” 王涛和曹英黎认识后,他们一起踢球的时间更长了,周六周日是他们固定的训练比赛日,而平时下班或下课后,他们也会随便找个空地踢上两脚。 王涛说,当时和他们一起踢球的还有十几个人,大家从开始彼此不太熟悉到慢慢成了球友,朋友。而他们这帮人也渐渐形成了一个群体,每次踢球总会组成一队。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他们当中有人提议组建一支足球队,魔鬼队的名字也是从那以后慢慢叫起来的。 为什么会起名叫魔鬼足球队,当时队中的很多队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最有代表性也算最权威的一个说法是:因为他们踢起球来特别生猛,气势逼人,渐渐大家就这么叫起来。到底是谁先提出了魔鬼这个名字,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包括王涛在内,有很多队员一直不太喜欢这个名字,甚至还有一名队员的母亲听到这个名字后说,“你们这群孩子踢个球,怎么还起这么个名啊,怪吓人的”。虽然很多人对魔鬼这个名字并不太认可,后来还一度换了多个名字,但魔鬼两个字却深深地扎根在了队员们的心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