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魔鬼足球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
 
标题导航
自费参赛,球队多年不计名次
2012年08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费参赛,球队多年不计名次
  黄峰穿上新队服,因为对奖牌的渴望,拍照时脖子上挂上自己参加全国航模比赛时获得的银牌。
  2003年,魔鬼队参加市运会照片。



  再艰苦的条件也挡不住年轻人对足球的痴迷,为了能参加潍坊市足球联赛,魔鬼队的队员们自费购置装备,每人凑钱交上报名费。由于没有主管单位,他们只能以个人名义参赛。之后的好多年,魔鬼队都是自费参赛,且只计成绩不计名次。可就是这样,队员们仍然乐此不疲。
不隶属于任何单位,想办法获得参加联赛机会
  球队正式组建起来,也有了专业教练的指导,大伙儿求战的欲望更强了。说起建队后的第一场正式比赛,王涛和曹英黎打开了话匣子:“那是1982年秋天,对手是潍坊二中校队。虽然对方都是在校的中学生,可他们的实力挺强的,我们这支成年队对阵他们还挺费劲。最终两队打平,参加那场比赛的队员现在很多已经不在魔鬼队了。”虽然那只是一场非常普通的友谊赛,但对于魔鬼队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潍坊有了自己正式的足球联赛——当时叫潍坊“友谊杯”足球赛,后来又有了“迎春杯”足球赛。参赛球队虽然不多,但每支队伍名头都很响,棉纺厂队、昌大建设队、发动机厂队、钢厂队、潍坊柴油机厂队、潍坊二中队……当时的“友谊杯”比赛是潍坊市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各队中都有不少球技出色的球员,特别是棉纺厂队和潍坊二中队,“那时的棉纺厂队在潍坊就像是现在中超里的豪门球队,整体实力强,队员技术好,我们非常喜欢看他们踢球。”很多队员至今对实力不俗的棉纺厂队记忆犹新。
  根据“友谊杯”的赛制,参赛球队须来自基层企业,由于魔鬼队是自发组建的,不隶属于哪个单位,所以没有资格参赛。这让魔鬼队的队员们很不甘心,为了能够参加比赛,王涛他们想尽了办法。最后,王涛跑到了时任潍坊市足协主席的胡纲家,向胡纲说明了魔鬼队想参加比赛的愿望。听了王涛的请求,经过胡纲再三协调,比赛组织者终于答应了魔鬼队的参赛请求,但有一个条件,就是魔鬼队能参赛,只计成绩不计名次。只要能上场踢球,一切都好说,王涛和伙伴们爽快地答应了。
众人凑足报名费,从外地邮购到称心队服
  参加比赛都要交报名费,当时魔鬼队里很多球员都是学生,没有收入,但为了参赛,队员们还是想尽办法凑足了200元的报名费。可以参赛了,大伙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可问题又随之而来,魔鬼队自从成立以来还没有过统一的球衣,参加“友谊杯”和“迎春杯”这样正规的比赛,统一队服是最基本的。
  为了买到合适的队服,王涛和曹英黎可没少跑了腿,他们几乎转遍了潍坊的大小商场,可仍然没有找到一身即漂亮又便宜的球衣,“那时的运动服款式非常少,颜色也单一,就是红白蓝几种颜色,大家都嫌那些球衣样子太土。”西班牙世界杯上,南美劲旅阿根廷队的出色表现让全世界球迷着了迷,魔鬼队的很多球员也疯狂地喜欢上了这这支身披蓝白战袍的潘帕斯雄鹰。如果魔鬼队队员也能身披蓝白战袍就好了。为了能买到称心球衣,曹英黎只好求助于一位在青岛做服装生意的朋友。最终,朋友给魔鬼队找到了这样一身球衣——蓝白条相间的上衣,红色短裤。这让魔鬼队员们非常兴奋,队员每人凑了20元钱,从青岛邮购了建队以来的第一身队服。“那套球衣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队员们都很喜欢,买来后大家都舍不得穿,20元一套,价格实在不菲,那时我和王涛都是刚参加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才30多块钱,这一身球衣是我们大半个月的工资。”曹英黎说。
  1983年“友谊杯”赛前,比赛组织方为了测试裁判员,还特意找来了魔鬼队与其他几支参赛队进行了几场热身赛。结果互有胜负,魔鬼队成了参赛球队很好的热身对象。
大比分惨败,队员看到与强队差距
  1984年的“友谊杯”赛,也是第三届市联赛,魔鬼队终于持外卡参加了比赛。能够参加当时潍坊最高水平的联赛,能够和众多高手过过招,这让魔鬼队队员们兴奋不已。可与棉纺厂队比赛后,却让魔鬼队员们感受到了与“正规军”的差距,也更加激励了队员们刻苦训练的决心,“棉纺厂队是当时联赛中最强的队伍,队员大多由青岛知青的后代组成,很多都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潍棉队的整体实力很平均,各个位置上都有明星球员。赛前,我们就觉得这场比赛非常难打,但很多队员还是期待能够打平对手,可没想到却是以1:5惨败。”说过那场比赛,王涛印象深刻。
  大比分惨败,队员们非常沮丧,但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坐下来一起谈体会找差距研究一下场比赛的战术策略。渐渐地,这也成了魔鬼队的一项队规:场上互相鼓励,场下总结得失。在魔鬼队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也是曹英黎和王涛他们一直引以为豪的。
  之后的好多年,魔鬼队都是自费参加各项比赛,因为最后只能给魔鬼队算成绩,而不计名次,每次比赛结束,看到其他队上台领奖,队员们脖子上挂着奖牌,魔鬼队员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这反而激励着他们更加刻苦训练。
  为了能约束队员,更好地参赛,王涛还专门起草了队规章程,队规里有一条就是“发展潍坊足球”,“那时候大伙儿就是一门心思地踢球,很多人对什么‘发展潍坊足球’也没啥概念,更没想到,后来还真能为咱潍坊足球做了点贡献。”王涛说,几年后,魔鬼队的几名主力队员被选进潍坊队参加了好几项省级比赛,其中就包括重要的省运会比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