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争创全国文明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广而告之

第03版
新闻评论
 
标题导航
连干两年,志愿者老刘不松劲
送奶工拾金不昧
保洁员完璧归赵
2012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干两年,志愿者老刘不松劲
◎63岁的刘明才从寒亭骑一小时的电动车赶到潍洲剧场 ◎早上不到6时就要出家门,尽管路途遥远却从未迟到过
  刘明才为两位等车的路人指路。



  “您好,我是文明劝导志愿者,横穿马路危险,请您走斑马线。”8月29日,在潍城区东风西街与和平路交叉口西侧的潍洲剧场前,刘明才正在劝导市民文明通行。刘明才今年63岁,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始后,他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这已经是他第二年做志愿者了。刘明才的家在寒亭,每天早上不到6时出门,骑1个小时的电动车赶到潍洲剧场做志愿者,下午3时又要赶回在高新区的单位上班。尽管路途遥远,但他从来没有迟到过,还充满了干劲。

坚持
当了两年的志愿者

  8月29日早上6时40分许,63岁的刘明才早早地来到了潍洲剧场前,他是做为志愿者来到路口宣传文明交通知识,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维护交通秩序,参与文明交通督导的。
  刘明才告诉记者,他今年63岁了,退休前是一名老师,退休后,在高新区一家工厂做保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开始以后,交警部门在招募志愿者,我一听说就赶紧报名参加了,平常在路上看到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我都会走上去劝一劝,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志愿者活动了。”刘明才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明才的家在寒亭,他每天早上不到6时就要从家里出门,骑将近1个小时的电动车才能赶到潍洲剧场。“我每天下午3时要到单位接班,晚上11时下班,再从单位回家,一早起床后又接着干志愿者。说不累那是假的、骗人的,但是看到自己能帮到一些人,还是感觉很开心。”刘明才笑着说。
  “您这个岁数,每天还要跑这么远当志愿者,家人都同意吗?”记者感到非常好奇。“不光是我,我现在上初中的孙子和孙女也是小志愿者,我们全家都觉得做志愿者非常有意义。”刘明才兴奋地说。
骄傲
见证城市文明巨变

  据了解,刘明才的老家是黑龙江,搬来潍坊已经2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现在的潍坊跟20多年前的潍坊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觉得自己早已融入潍坊,并为自己是一个潍坊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是1991年来的潍坊,当时,潍坊就那么几条小街道,只有一两座小楼,破破烂烂的。现在,高楼林立,马路宽敞,城市干净。而且这座城市的进步,不光体现在城市的建设上,还有市民的素质上。这从我做志愿者的经历就能看出来,市民有错误你指出来,基本上他们都能虚心接受。”刘明才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刘明才看到有两位老人站在马路边打车,等了半天也没有出租车停下,把两位老人着急得不行,他连忙走了过去。“老人家,您在这儿是打不到车的,而且车来车往的也不安全。您看,在那儿有一个出租车停靠点,您去那儿等等吧,很快就能打上车,而且非常安全。”刘明才耐心地对两位老人说。“我看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吧,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做志愿者,真是辛苦你了,谢谢啊。”其中一位老人离开时还不忘跟刘明才道别。
心声
更多人加入志愿者

  如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街头到处都是志愿者的身影,市民也纷纷表示,文明城市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市民的素质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才会真正随之提升。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只有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咱们的城市才是一座真正文明的城市,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市民陈先生说。
  “以前我出门上班的时候,为图方便都是骑着电动车逆行一小段路到路口。现在刚想逆行,就有志愿者纠正,我也认识到了错误,都觉得不好意思。”市民胡女士笑着对记者说,“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需要市民共同努力,以后就算没有志愿者提醒,我也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希望能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增强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形成一个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的良好社会氛围。”刘明才说。
  采访过程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潍城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王家宁表示,因为志愿者的参与,城市交通环境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最重要的是,市民心中能常住着一个志愿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文/图 本报记者 辛成凤 实习生 赵春晖 袁一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