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体育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广而告之

第03版
新闻评论
 
标题导航
媒体人那些日夜颠倒的生活
2012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伟猝死事件引发外界对熬夜工作媒体人的关注
媒体人那些日夜颠倒的生活



  8月28日,去世的央视足球评论员陶伟的家人通过微博表示,陶伟属于心脏猝死。陶伟是前职业球员,且退役之后一直坚持体育锻炼,但是猝死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他身上。据悉,陶伟并非央视体育频道的员工,而是受邀的解说嘉宾,他主要解说德甲联赛的直播,去世之前他刚刚解说了德甲新赛季首轮斯图加特与沃尔夫斯堡的比赛。有网友缅怀陶伟:“德甲开始了,陶指导却走了。”
  除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之外,各个地方台体育频道和纸媒也活跃着一大批跟陶伟一样熬夜工作的媒体人,他们要解说和编辑欧洲联赛、世界杯、欧锦赛等等大大小小的各种比赛,陪伴球迷度过了一个个漫漫长夜。因为陶伟的猝死事件,这些媒体人日夜颠倒的生活开始受到关注。
家人微博表态,陶伟是心脏猝死
  8月28日深夜,陶伟家人在陶伟去世后,通过其个人微博首次对外表态。微博中,陶伟家人说:“各位球迷、各位网友、各位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朋友:我们挚爱的家人、亲人陶伟于8月27日凌晨在济南因心脏猝死永远离开了我们。陶伟一生钟爱足球,因而获得社会各界的喜爱与关注。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感谢广大球迷及朋友多年来的支持,是您们对陶伟的关心支撑着我们。”
  陶伟的前妻是著名演员吕丽萍,陶伟的突然离世也牵动着吕丽萍一家的心。吕丽萍的现任丈夫、著名演员孙海英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写道:“我是个球迷,很喜欢他的解说。对于他的突然离世,我很难过。求上帝守护他的家人度过这艰难的时刻!”

解说一晚比赛“比踢一场球还累”
  陶伟曾效力于北京足球队,并入选过国家青年队,后赴塔希提岛踢球。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后,他正式转会四川全兴队,后于1996年在全兴队退役。退役之后的陶伟很注重身体的保养,一直坚持体育锻炼,并有晨练的习惯。那么,陶伟为何还会猝死呢?
  不妨来看看足球评论员的工作强度和日夜颠倒的生活吧!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评论员刘越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譬如说转播欧冠,比赛在凌晨2点45分进行,那么晚上12点半,人家已经熟睡的时候,我们就得赶到电视台,换衣服,进行相关的准备。比赛结束时凌晨4点45分,换好衣服后回到家里大概是早晨6点左右,也就是有些上班族起床的时间了。这个时候开始睡的话,即便马上睡着了,也是浅睡状态,起来后往往头很痛。一般都要过了一天才能缓过来。”
  让刘越记忆犹新的是一次世界杯的解说,他连续36个小时没有合眼。“我先是解说了3场比赛,早上回到家里,碰到改造管道,于是在家里一顿忙乎,根本没有睡觉。忙完之后又得去台里解说3场比赛。”这样的工作强度,让刘越这位前国家队队员感叹道:“比踢一场比赛还要累。”在刘越的解说生涯中,最高的纪录是一个晚上解说评论了4场比赛,“其实相对而言我们还好一点,像娄一晨、唐蒙他们比我们更累。”
  最让刘越痛苦的并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不规律的生活,这往往会让人感觉更为疲乏。“比赛往往是在周末或者周中,就是那几天日夜颠倒,并不是每天如此,这反而更难受。如果天天那样,就索性过欧洲时间了。这种情况下,等于生活刚规律了,就又突然被打乱了。这不是白天补觉能够补充过来的,休息质量都要打上一定的折扣。”于是,刘越只能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以及调整饮食来尽可能弥补。

解说一场比赛,报酬为500-1000元
  足球评论员付出很多,但他们的收入并不算高。据北京电视台足球评论员朱煜明介绍,一般北京电视台足球评论员解说评论一场比赛的报酬是500元。以一个晚上解说两场比赛算,他们忙乎五六个小时,报酬在1000元左右。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的报酬相对高一点,大概为每场1000元,而张路、陶伟、徐阳属于签约的足球评论员,他们分别与中央电视台签订合约,一年的报酬基本上在10万元左右。
  长期的这种熬夜生活到底会给这些足球评论员的身体造成多大的影响?陶伟的猝死无疑也给这个群体以及媒体人敲响了警钟。在得知陶伟猝死的消息后,这些足球评论员在深感悲痛与惋惜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小的触动。一位足球评论员说:“以后如果实在感到累了,那就肯定不会接工作,还是身体重要。”
陶伟的小孩才5个月大
  与陶伟合作过的央视工作人员表示:“他平时是非常认真敬业的人,还保持着老一代解说员随手做笔记的习惯,而且无论跟老同志还是新来的员工探讨问题时都很认真,不会摆出一副专家的架子。”陶伟去世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几位央视评论员纷纷做出比较模糊的反应,没有公开悼念。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也不太希望透露姓名。“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太好,希望家属节哀,他的孩子才5个月大……我们听到消息时都很难过,他在台里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对谁都很和善。”一名央视评论员表示。
  该人士透露,他们经常要工作到很晚,当别人去吃夜宵时,陶伟为了身体健康从来不去吃,也很少抽烟,保持去健身房锻炼以及踢球的习惯。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陶伟对待工作也非常认真负责。“他能够很从容说出来这个队员本赛季第几次犯这样的错误,平时都会做记录什么的,还总会跟央视的朋友一起讨论。”该人士说。 本报综合报道
◎相关链接
熬夜抽烟喝酒,媒体人成高危人群
  本报综合消息 媒体工作者猝死并不罕见,雅典奥运会期间,《球报》记者朴成灿凌晨坐在家里沙发上看比赛时猝死。去年5月底,郑州电视台政法频道记者刘建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去世一周前,他曾在微博中写下“我的亚健康状态很厉害”,而下一条微博却是:“明天去哪里完成任务?”
  针对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心血管专家唐渝平医生认为他们的确是猝死高发群体:“猝死一般是心脏、脑血管两种,其中心脏猝死常见是心肌梗塞。”唐医生解释说,一般人在35岁之后,因为生活饮食习惯,高脂食物摄入,动脉硬化逐年增重,血管会变窄,而媒体工作者熬夜多,休息不好,容易疲劳,再加上饮酒,血液粘稠度增加,供应心脏的血管容易发生闭塞,“造成心脏缺血,出现心肌梗塞。另一方面,即使没有闭塞,媒体人大多抽烟,尼古丁容易使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心肌缺血;还有在脑力劳动时,高度紧张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
  针对媒体人的工作习惯,医生也提出了一些健康建议。首先,像陶伟这样因为解说或者报道有时差的体育大赛,而不得不熬夜的媒体工作者,重要的是熬夜后的休息。“熬夜后,不要喝酒,也不要白天玩,晚上解说。”其次,不要抽烟,不要喝酒。“抽烟本身就很不健康,而且尼古丁导致血液粘稠,增加心血管负担。”喝酒对于亚健康的人来说,也是大忌,“不要说限量了,一点儿也不能喝。”最后,要定期做体检,“很多媒体工作者因为工作忙,又觉得年轻,不重视体检,导致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更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