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伊以若开战,美作壁上观 |
◎以色列媒体披露,美国与伊朗约定战争发生后不会介入 ◎美断然否认,称正采取多种手段向伊朗施压以阻止战争 |
|
以色列《最新新闻报》披露,美国政府与伊朗方面私下达成约定,如果以色列与伊朗开战,美国将不会干涉,从而换取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不受伊朗打击。一些以色列官员近来不断放风,不排除单方面打击伊朗核设施的军事选项。以色列政府官员3日批评报道内容“不合逻辑”。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政府否认《最新新闻报》的报道。当日,《纽约时报》报道,奥巴马政府正在采取除战争外的多种手段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在核问题上进行更为严肃的谈判,阻止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 以色列 报道内容“不合逻辑” 以色列主流媒体《最新新闻报》报道,美国政府经由两个欧洲国家与伊朗方面取得联络,双方随后达成约定,一旦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美国将不会干涉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作为交换,伊朗承诺不会打击美国利益,包括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 报道没有交代任何消息源,也没有说明哪两个欧洲国家牵扯其中。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色列政府官员告诉记者,报道内容“不合逻辑”。“它没有任何意义。美国没有必要向伊朗人保证什么,因为伊朗方面明白,他们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袭击美国目标,因为那会招致美方大规模轰炸袭击。” 路透社分析,无论报道内容是否属实,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和以色列就伊朗核问题存在一定分歧。 英国《卫报》8月31日援引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的话报道:“我可不想与他们(以色列)串通一气,如果他们选择那么做”。西方媒体解读,登普西的说法显示他认为以色列可能采取的袭击“应受指责”或“非法”。 以色列副总理达恩·梅里多尔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知道《最新新闻报》得到了什么消息,但我认为,伊朗人明白……如果他们正朝制造核武器方向发展,将招致非常强烈的反制,包括所有可能方案,就像美国总统所说的那样。” 以色列官员常利用对伊朗动武话题向伊方施加压力。这一话题这些天再次炒热。 内塔尼亚胡2日和3日接连两天呼吁国际社会给伊朗“明确划出红线”。一些分析师解读,内塔尼亚胡这番话说给美国听。 美国 力促非军事手段解决 美国政府3日否认《最新新闻报》的报道。“那错误,完全错误,”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告诉路透社记者,“这篇报道不实,我们对(类似)猜测不作评论。” 据美国《纽约时报》3日报道,奥巴马政府正在采取除战争外的多种手段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在核问题上进行更为严肃的谈判,阻止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 报道说,这些手段包括进行海上军事演习,在海湾地区部署新的反导弹系统以及加大削减伊朗石油收入的力度。此外,奥巴马还考虑就美国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红线”发出更为明确的警告,并考虑在伊朗展开秘密行动。 报道说,本月晚些时候,美国和其他25个国家将在海湾地区进行最大规模的扫雷军事演习。有美国官员表示,这一演习旨在展现团结,同时也是对伊朗企图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一种防御性措施。未来数月美国还将在卡塔尔加速部署新的雷达系统,它将与以色列及土耳其已有的雷达系统形成一个大范围的反导弹覆盖区域。 报道说,美国曾对伊朗实施代号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网络攻击,旨在破坏伊朗核设施离心机的电脑系统。目前华盛顿正在考虑对伊朗发动更多此类网络攻击,以破坏伊朗的核计划。 报道说,有前任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建议,向伊朗发起类似于2007年针对叙利亚核反应堆那样的秘密军事行动,以摧毁伊朗核设施。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军事打击伊朗的政治和军事风险巨大,为避免连任受到影响,奥巴马选择对伊朗采取严厉的制裁和其他多种非军事手段。 黎巴嫩真主党 几个月内双方不会开战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3日说,如果以色列对伊朗动武,伊朗还击目标可能包括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他同时否认真主党武装有化学武器。 纳斯鲁拉当天接受广场电视台采访时说,他从伊朗官员那里得到信息,即伊朗决定,如果以色列动武,伊朗将“非常严厉”地予以反击。 “反击(目标)不仅是以色列境内,美国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基地可能成为伊朗的目标,”他说,“如果以色列把伊朗当成靶子,美国难辞其咎。” 纳斯鲁拉提及以色列国内争议。“我个人认为,至少在今后几个月或可以预见的将来,敌人以色列不会攻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这名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说,以色列动武的代价包括冲突推升国际油价致国际经济受损以及以军伤亡。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埃胡德·)巴拉克鼓吹(动武的)好处,弱化代价。”纳斯鲁拉说。 巴拉克先前推测,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将导致以方至多500人丧生。 以色列不少官员和军方人员担心,如果以军打击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可能在盟友伊朗授意下袭击以色列。纳斯鲁拉没有提及这一点,但警告,真主党能够以常规武器打击以方“弱点”,包括“经济、工业、电力、化学和核”设施。 外界普遍猜测以色列是中东唯一有核武器的国家,以色列不承认、也不否认。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和以色列2006年爆发军事冲突,为期34天。以方大约160人死亡,黎方大约1200人丧生。
◎相关新闻 蒙古总统 访问伊朗核设施 当地时间9月3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视察伊朗一处铀浓缩设施的画面。这据信是伊朗首次向外国领导人开放这处位于中部城镇纳坦兹的核设施。 伊朗国家电视台的报道强调,蒙古总统可以视察这处设施内的任何地点。国家电视台还援引额勒贝格道尔吉的话报道:“这处设施独特。或许在其他国家,(我)无法参观诸如此类的敏感地方。我见证了浓缩铀如何被用作和平能源。” 额勒贝格道尔吉先前赴伊朗首都德黑兰出席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伊朗声称 在研导弹优于S-300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3日,伊朗Khatam-ol-Anbia防空基地司令称,伊朗国内的专家已经开始着手生产一种比俄罗斯S-300防空导弹系统更加先进的导弹系统。 法尔扎德准将透露,这一导弹系统名叫“Bavar 373”,实际将取代S-300的位置。 法尔扎德还透露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择机举行一次防空演习。 美以两国担心S-300型防空导弹系统将大幅提升伊朗的防卫能力。2010年,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后,俄罗斯冻结向伊朗供应S-300防空导弹的合同。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