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农村的教室不比城里差 |
◎寒亭桥西小学在新学期搬进现代化的教学楼 ◎鸢都义工联又为学校捐赠电视,建成电教室 |
|
近日,寒亭区高里街道桥西小学举行潍坊鸢都义工联助学暨教师节庆祝活动,该校收到了潍坊鸢都义工联捐赠的价值36000元的12台数字电视机,并建成寒亭区首个“鸢都义工爱心电教室”。9月10日,记者走进高里街道桥西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记者很难相信自己只是在一所只有几百名学生的农村学校里。
农村小学设施很现代 桥西小学共有学生420人,在这学期之前,全校学生都挤在窄小的平房教室内上学,这学期开始,高年级的学生开始走进崭新的标准化教学楼内上课;教师节前夕,潍坊鸢都义工联为该学校捐赠的12台32吋的数字电视即将安装在每个班级内。 “电视机装上了,我们小学的教学设施在全区农村小学里数一数二的了,就算比起城里学校也不差!”桥西小学校长杨森堂提起这些年桥西小学的变化,感慨万分,“我在这个学校待了23年,原来学生们只能挤在破旧的小平房里上课,这学期也‘住’上楼了,学校也陆续为老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再配上电视机,多媒体教学就实现了,孩子们的视野会越来越宽阔的!” “鸢都义工爱心电教室”进驻校园后,杨校长立刻安排老师去市区的小学“取经”,“出去看看人家是怎么用电视机完善教学的,咱们也借鉴一下。”杨校长说。 盼望年轻教师下基层 据了解,桥西小学的420名学生来自附近的8个村子,包括桥西1村、桥西2村、桥西3村、西冯家花园村等。8个村子的孩子“守着”一所学校,但是却只有420名学生,这让记者有些不解。对此,杨校长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的家长也非常注重教育,不少条件较好的家庭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就去城里买房,让孩子去城里上学了。 “我们学校前几年在校生都能达到600多人,但近几年越来越少,有一年我摸底发现,有个村里达到上学年龄的孩子有57人,但学校只招到44人,很多孩子都去城里念书了。”杨校长直言,从现在情况来看,农村小学和城里小学相比师资力量的确弱一些,“我们农村小学的老教师比较多,年轻教师相对较少。虽然近几年许多来自城里的年轻教师加入到我们学校,但数量还是不够,毕竟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我希望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能像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样强大,这样农村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了。”杨校长说。 本报记者 张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