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仅隔一座桥,集市两重天 |
◎卧龙街白浪河桥东侧建成规范市场,状况明显改善 ◎桥西侧大集摊位转移到小巷内,仍存在脏乱差现象 |
|
图1:卧龙街白浪河桥西侧的集市卫生状况堪忧。 图2:桥东侧的大集比较规范。
卧龙桥大集又称潍坊大集,每逢赶集日,这里就会垃圾遍地、交通拥堵,多年来一直是市容环境整治的大难题。自去年11月开始,奎文区则尔庄社区将辖区卧龙街白浪河桥东侧约2000平方米的空地作为市场,逐渐将大集规范起来。今年8月,则尔庄社区又陆续投入了60万元,重新将市场进行了改建,附近交通、卫生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而离这个市场仅一桥之隔的西侧集市却是另一番景象,脏乱差现象严重。
东侧大集面目一新 9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卧龙街白浪河桥东侧约100米处,看到了则尔庄社区刚改建完毕的自由市场。去年11月份,记者曾到这里采访过,当时市场外围只有一座不到一米的土墙作为界限,整个市场内都是土路,虽然有专人来进行卫生清扫,但是看起来仍不规范。如今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整个市场已经“大变样”,土墙被绿色的隔离桩取代,市场内的地面也被重新压平,铺上了灰色的石砖。在市场入口处,整齐地摆放着8个垃圾桶,供商贩和市民倾倒垃圾。 记者进入市场看到,蔬菜、水果等商贩们也是按照划定的区域摆放货品。在市场的东、南、西侧,崭新的出租房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大集刚搬到这里时,只是为了临时找个地方,尽量将大集对交通、卫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但是现在经过我们社区改建,这个市场已经非常规范,市民购物时不仅觉得放心,也会觉得舒心。”则尔庄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该社区投入60万元改建市场,改建后的市场内共有110个摊位及32间门头房,摊主只要缴纳一部分管理费、卫生费就可以租用摊位,再也不用跑到道路上摆摊了,城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减轻了。 整洁卫生居民称道 记者了解到,卧龙街白浪河桥附近的大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以前摊位都是摆在道路两侧,每次集市散去,地面上就会留下很多菜叶子、塑料袋等垃圾。集市附近小区的居民出行不便、夏天臭味浓烈,苦不堪言。自从则尔庄社区建起这个市场,周边小区居民不再忧心了。 家住卧龙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前,卧龙街白浪河桥附近全是卖菜、卖水果的,各种摊位占据了整整两个车道,每次开车进小区都得小心翼翼,按喇叭也不管用,几乎每次走到这都会生闷气。集市散去后,路上遍布垃圾,夏天菜叶子腐烂的味道更是难闻,连窗户都不敢打开,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从去年冬天开始,卧龙街白浪河桥上的摊位不见了,我们回家也方便了。现在有了正规的市场,我们住在附近更是方便多了。”李女士对记者说。 “我们家就在市场的南侧,与市场仅有一墙之隔,说起以前的集市确实挺方便,但是周围的环境却不敢恭维,去买东西都觉得不卫生。现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卫生、方便,大家都觉得挺不错。”家住四平花园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桥西侧是另一番景象 卧龙街白浪河桥两侧的集市曾进行过综合治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大集东西两侧分别属于奎文区和潍城区管辖,这给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在卧龙街白浪河桥东侧的治理效果已经非常明显,而桥西侧的情况又如何呢?当日,记者又对卧龙街白浪河桥西侧的集市进行了探访。 记者发现,西侧集市摊位占道的现象已经消失,各种摊位全都转移到了一条小巷内,小巷是一条土路,摊位就摆放在道路两侧,一有汽车经过就刮起一阵尘土,过往的市民都要掩鼻而行,摊位上出售的东西更是落满了灰尘。 小巷的北侧有两个垃圾桶,桶内几乎没有垃圾,而桶周围却遍布垃圾,并散发出阵阵恶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没有见到负责清理的工作人员。 在卧龙街白浪河桥西侧摆摊的摊主谭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摆摊每天要交6元钱给潍城区北关街道蔡家社区,交上钱就可以摆摊。附近居民买东西也方便,如果有城管工作人员来查,在巷子内也不用太担心。 文/图 本报记者 花凯 殷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