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十年辉煌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夫妻司机,轮班上岗开公交
2012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妻司机,轮班上岗开公交
◎我市有60余对夫妻公交车司机,谭家红夫妇就是其一 ◎公交事业不断发展,全市营运车辆已经增加到1260台
  趁换车的一分钟时间,谭家红急忙把准备好的午饭递给丈夫。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更是城市的交通血脉。在我市的这一交通血脉上,有60余对夫妻搭档公交车驾驶员。56路公交车,是市区内运行时间最长、站点最多、运力最大的公交线路之一,更是众多市民耳熟能详的一路公交车。近日,记者搭乘56路公交车,探访了郭志敏、谭家红这对夫妻公交车驾驶员。
工作经历
从调头需站着打方向盘,到拐弯时可一手操作
  “我记得2002年的时候,公交车上没有助力,方向盘很沉,那么大一辆车拐弯时很费劲,碰到车上乘客多的时候,方向盘根本就转不动。”谭家红笑着告诉记者,“那时候男司机力气大,相对来讲还要好一些,可我们这些女司机开起来就非常吃力,现在想想都还觉得有些尴尬。”谭家红向记者提及了不少当初她开公交车时的尴尬事。
  “到终点站需要调头,如果遇到车上乘客多,我们女司机坐在座位上根本转不动方向盘,需要站起来,用尽吃奶的力气使劲打方向盘,就跟打太极一样,现在想想都非常好笑。”谭家红笑着说。
  “大约从2004年开始,我开的22路公交车换了牡丹牌的车才有了助力,如离合器助力、方向盘助力等。现在的公交车上什么助力都有了,开起来也轻松多了,拐弯的时候打方向盘不需要费多大劲,甚至一只手就可以操作。”谭家红说,“看上去满满载了一车人,但实际上我们开得非常轻松,车上人多人少对我们操控车辆基本上没什么影响,这无形当中就增加了乘客乘车的安全系数。”
家庭经历
女儿睁开眼,不是找不到爸爸就是看不到妈妈
  说起现已17岁的女儿郭潇雪,谭家红满是愧疚。由于开“夫妻车”,12年来,夫妻俩一个上早班,一个上晚班,很少能有时间一起陪女儿。“这么多年了,几乎没陪孩子出去玩过。别人放假,恰恰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真的非常愧疚。”谭家红说,“记得女儿的小学老师曾问我们夫妻怎么了,因为我女儿说,一睁眼睛,不是找不到爸爸了,就是找不到妈妈了,说起来心里有些酸酸的。上早班是早上4点半出门,孩子还在睡觉。上晚班是晚上10点多下班,到家就11点了,孩子已经睡了。”谭家红告诉记者,由于开“夫妻车”,她跟丈夫也只有晚上回家睡觉前几分钟的交流和白天换班在车上碰一面,根本没有一起吃饭、逛街的机会。
  “小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很少能在一起,假期都是姥姥照顾我,当时也挺生父母气的。”郭潇雪告诉记者,“现在长大了,理解了父母工作的特殊性,也感觉挺自豪的。有时候想爸爸妈妈了,我也会特意坐一下他们的公交车,陪着他们工作,跟他们多待一会儿。”
◎现状
十年间增加800余台,坐公交不比打车慢
  “2002年的时候,市区公交线路少,站点也少,为了坐公交车经常要走两三站地,倒两三次车,而且还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谭家红说,“现在好了,线路多了、长了,每条线路上的车辆也多了,间隔的时间短了,像我开的56路公交车,每隔五分钟就有一趟,非常便捷。现在是小区建到哪儿,公交车就开到哪儿,我感觉现在坐公交车已经比打车慢不了多少了。”
  10年来,我市公交营运车辆由433台增加到1260台,增加了191%,已有251台天然气公交车在市区主干线路运行,初步搭建起了我市的绿色交通长廊;中心城区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由4.4提高到11.46;营运线路由41条增加到71条,增加了30条;线路长度由700.6千米增加到1414.2千米,增加了101.9%;年客运量由2585万人次增加到14037万人次,增加了443%;营运里程由2161万公里增加到6218万公里,增加了187.7%。
  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东杰 辛成凤 本报见习记者 赵春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