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十年辉煌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十年六辆,农用车换成奥迪
2012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六辆,农用车换成奥迪
◎李祥熙从事酒水生意,车随事业发展不断更新换代 ◎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273万辆,在全省排第一位
  2008年,李祥熙一家四口在他的现代途胜轿车前合影。(图片由李祥熙提供。)
  今年4月份,李祥熙给妻子买了新车。(图片由李祥熙提供。)



  十年前,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汽车是一种奢侈品,司机是一种职业。十年后的今天,驾驶成了一项基本技能,汽车已作为家庭必需品,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家安丘市景芝镇的李祥熙感受到了这巨大的变化。他在2002年买了第一辆机动车—农用货车,到今年,他前后已经买了6辆车,把农用车换成了奥迪豪华车。
  东借西凑买辆农用车
  李祥熙的老家是安丘市景芝镇,在他们老家最负盛名的就是景芝镇出产的景芝酒。1997年,还在景芝老家的李祥熙就做起了卖景芝酒的生意。
  1996年年底,李祥熙与妻子赵红结婚。赵红原是景芝酒业的一名包装工人,与李祥熙结婚后,她从酒厂辞职,从1997年起,跟李祥熙一起卖酒。
  当时,李祥熙和妻子一起在镇上开了个酒水经营部。2002年,两个人决定把事业移到安丘市区,就在这一年,他们迎来了家庭中的第一辆机动车—北汽福田农用车。
  “那时候根本拿不出钱,只能东借西凑,把认识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凑齐了2万元钱。”李祥熙说,“当时车少,在农村有辆农用车开着就很有面子,尤其是过年走亲访友的时候。”
  李祥熙表示,他跟妻子在2002年之前做的都是小生意,事业正式起步应该就是从买上那辆农用车开始。
还清债务换成面包车
  来到安丘后,李祥熙跟人合伙开了个酒水仓库,开始给各大超市、酒水经营部送酒。“说是跟人合伙,其实跟给人打工差不多,人家占大头,我占小头。后来合伙人不干了,我就自己接着干。”李祥熙告诉记者。
  就这样,李祥熙跟妻子在安丘一干又是三年,给人拉酒送酒。经过两个人的奋斗,他们的经济状况开始有了好转,也有了一些积蓄。买第一辆车时欠下的钱慢慢还清之后,夫妻俩有了换车的想法。
  2005年,李祥熙花2.6万元买了一辆五菱面包车。“现在说起面包车,可能觉得不是很高档,但那会儿在路上这么高档的面包车还真不多。虽然当时路上的车渐渐多了,但大部分是公家的,个体户在县城开上面包车,已经算不错了。”李祥熙说,“但这辆面包车的使命显然还是送货,我跟我妻子开着这辆车满市跑,没生意的时候就当私家车开着。”
  2006年,李祥熙跟妻子转战到了潍坊市区。“后来我买了轿车,就把这辆面包车送给了我姐夫。”李祥熙笑着告诉记者。

  俩月买了两辆轿车
  2006年,李祥熙来到了潍坊市区,跟妻子开起了全国第一家景芝酒业专卖店,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7年他们夫妻俩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传说中的“小轿车”,而且两个月内买了两辆,夫妻俩一人一辆。
  “不怕别人笑话,上初中了我才第一次坐小轿车,还是在我大哥结婚的时候。在我们老家有个风俗,结婚时婚车要有人押车,我就是那个押车人。”说起轿车,李祥熙也向记者分享了他第一次乘坐小轿车的经历。
  “第一次坐车没坐够。我大哥跟大嫂就住在一个镇上,婚车开了没一会就到了,我感觉屁股都还没坐热呢,下车的时候恋恋不舍,心里还想,距离怎么这么短,下次再坐车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李祥熙感慨地说。
  2007年,李祥熙买了自己的第一辆私家轿车,是一辆北京现代的途胜轿车,当时裸车的价格是16万元,挂牌登记保险等手续办下来,他大概花了18万元。
  李祥熙不仅为自己买上了轿车,两个月后也为妻子买了一辆。李祥熙说:“我买车后不到两个月,就给我妻子买了一辆本田飞度,花了11万余元。”
夫妻双双开上奥迪
  十年前马路上想找一辆像样的轿车都难,现如今,知名品牌的轿车不经意间就会从人们身边经过。回首过去的这十年,李祥熙品出了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也品出了今日时代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甘甜。
  刚买的新车开了不到两年,李祥熙又有了换车的念头。2009年,李祥熙将自己的座驾换成了价值50多万的奥迪Q5。今年4月份,李祥熙的妻子赵红也换了奥迪A3。几年间,夫妻俩双双开上了豪华轿车。
  “在这短短十年里,我已经换了4辆车,几乎每隔两年就换一次车,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李祥熙对记者说。
  “我就是一个打工仔,像我一样在潍坊打工的人非常多,我们这些外来者,恰恰代表了一种不安于现状、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李祥熙说,“这种精神,与汽车的出现一脉相承,加快了这个城市跳动的脉搏,是这个城市发展的加速机,为这个城市注入了永久不息的活力和动力。”
  “10年前,在街上跑的都是桑塔纳、富康、捷达‘老三样’,现在站在街头看看咱们的城市,有那么多种品牌的汽车,数都数不过来,可供选择的种类多了,也丰富了我们的城市形象。”李祥熙说。
  本报记者 李东杰 辛成凤 本报见习记者 赵春晖
数据
潍坊平均不到三人就有一辆车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了解到,到2012年8月份,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736753辆,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车)有1358905辆,摩托车1360140辆,私人机动车达到2603280辆,驾驶人保有量达到2185701人。
  记者发现,从2005年到2012年的7年里,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就增加了1149190辆,增幅达到了72.4%。其中私人机动车增加了1099761辆,增幅达73.1%。2005年,私人机动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94.7%,到2012年,这一比例增长到了95.1%。
  据市交警支队车管所综合科工作人员崔新谊介绍,目前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在全省排第一位。他说:“我市总共有约960万人口,而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就达到了273万辆,扣除18岁以下的年轻人和60岁以上很少开车的老年人,基本上平均不到3个人就能拥有一辆机动车,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崔新谊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