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终上映,故事沉闷冗长,情欲戏遭狂剪 |
白鹿原成了田小娥传 |
|
|
筹备九年、拍摄三年,最后“临阵撤退”一次,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由王全安执导,段奕宏、张雨绮、张丰毅、吴刚、成泰燊等主演的影片《白鹿原》终于在9月16日登陆鸢都,记者走进中天电影城观看了本片。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这样一个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故事,电影《白鹿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另外,前期宣传中极度渲染的情欲戏也被删减得支离破碎,全部点到为止。 故事缺乏高潮感 原著《白鹿原》中,在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一阵阵狂风掠过了白鹿原上空,而每一次的变动都震荡着它的内在结构:打乱了再恢复,恢复了再打乱,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物都在经历着不断的巨变。对于《白鹿原》这样一部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小说来说,最适合改编的应该是电视剧,用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根本无法容纳其内容。如果要展示全景,可能会造成走马观花;如果只取单一情节,又无法表达旨意。在经历了多次删减后,现在上映的电影《白鹿原》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高潮。 电影前半段的叙事要轻松一些,导演加入了很多乡土幽默的桥段。随着故事的推进,悲剧的氛围越来越重,但期待的电影高潮却一直没有出现,黑娃棒打白嘉轩没有狠劲,日本飞机轰炸白鹿村也只是一场喧哗,故事就嘎然而止了。“这就完了?”影片结束时不少观众都不由感叹一句。我们都知道这不是故事最终的结尾,可是真正的结尾又在哪里? 人物特色很鲜明 小说《白鹿原》突出了三对矛盾——新与旧、父与子、家与国。但是观影后不难发现,电影《白鹿原》重点展现了父与子的冲突,对其它两个冲突虽有着墨,但是并不鲜明,这便使得影片很像一部家庭伦理剧,缺乏激烈的斗争和宏大的主题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影片的厚重感。 除了成功上位、成为《白鹿原》故事主线的女主角田小娥,故事中几个男性角色确实是特色鲜明,但因为片长的限制,每个人物都没有给予最充分的展示。 电影《白鹿原》中被删减戏份最多的当属成泰燊,他在影片中饰演性格、经历最复杂的白孝文,成泰燊成功地诠释出社会动乱下惶恐的人们该如何选择人生,如何将欲望的灵魂找到最终的归属。由于种种原因,白孝文的戏份被删减长达二十多分钟,这也成为让观众最遗憾的地方。 情欲戏其实挺安全 早在电影《白鹿原》上映之前,就因为海报和预告片过多的情欲镜头让网友惊呼:“导演手下留情,不要剪成《田小娥和她的男人们》!”不得不承认,在《白鹿原》的故事中,田小娥是周旋在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之间的关键人物,但是原著中的田小娥是个悲剧人物,是男人们的玩物,因此她才一边渴求爱情又一边不由自主的风情万种。 男人们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尽管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田小娥成为绝对的故事主线引导者,电影花了很大篇幅纠缠于几个男人与田小娥的关系,以及他们因田小娥而产生的命运转变。 失望的还有因为情欲戏而走进影院观看本片的影迷们。“哪有什么情欲镜头,只看见段奕宏的背影和田小娥用眼神勾人,情欲镜头还不如预告片里多呢!”有影迷观影后感叹。的确,除了很多涉及下半身的台词依旧给力,很多情欲场面都明显有剪刀手到此一游的痕迹。 陕北风情让人迷 唯美的电影画面一向是中国导演擅长的,王全安也不例外,此番在《白鹿原》中,影片画面以黄色、红色为主色调,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将陕北黄土高坡的文化特色展现在观众眼前。每一次转场,白鹿原的那片土地在空镜头中都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远方夕阳炽烈燃烧到天边,牌坊总是如图腾般矗立在画面中,即将收割的金黄麦田一望无际,看得人着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里的人会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如此的感情。 本报记者 孙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