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双节客运高峰:预计29日
潍坊稀奇景迷倒百余名地市报人
2012年09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稀奇景迷倒百余名地市报人
  参观者们在潍坊国际风筝博物馆参观。



2012年度中国地市报广告年会在我市召开,全国60余家地市报参加
  本报讯 9月20日,2012年度中国地市报广告年会暨2011年度优秀广告人物、作品颁奖大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60余家地市报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21日,全国60余家的地市报的社长、总编辑及广告部主任共120多人对潍坊著名景点、民俗艺术考察参观。精美绝伦的潍坊风筝、色彩艳丽的杨家埠年画、精致古朴的十笏园、如诗如画的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潍坊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艺术让他们啧啧称奇。
  21日上午,记者随全国地市报参观团来到潍坊参观考察的第一站,潍坊国际风筝博物馆。传统的鸟类风筝、沙燕风筝,利用现代科技的声光电创新风筝,珍贵的水浒一百单八将风筝等姿态各异的风筝精品让游客们眼花缭乱。在“风鸢四艺坊”,许多参观者抑制不住要亲自尝试绘画和扎制风筝。
  正当大家沉醉于各种精美风筝时,风筝博物馆一楼大厅响起悠扬的乐曲。大家走出去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神情自若地把玩一只“盘鹰”风筝。在音乐的伴随下,老人悠闲地牵拽银线,“盘鹰”风筝在老人的控制下左右旋转。“没有风也能放风筝,他是怎么做到的?”参观者议论纷纷,非常好奇。
  “风筝在放飞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微风,这风是人为制造的。只要掌握了放飞技巧,放飞时就比较容易了。”表演者潍坊风筝艺人钱建国在表演结束后笑着对大家讲述了室内风筝放飞要领。“从鲁班造木鸢至今,风筝传承了千百年,如今演变成一种文化在潍坊扎根繁衍,而且潍坊风筝将当地的泥塑、刺绣、木版年画等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发明创新出这么多的风筝种类,真是了不起。”陕西渭南日报社的张先生感叹地说。
  随后,记者随参观队伍来到十笏园。东山的耸秀,孤石的玲珑;亭楼的高居,廊舫的依水,让人不由得沉醉于其中。“十笏园兼具了南方园林的精致和北方建筑的大气,既有美景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参观人员说。当天,参观团还到杨家埠进行观光考察,与风筝艺人交流风筝制作技术,见识杨家埠年画的制作过程。
  “潍坊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很美丽很温馨,还有很多有趣的民间风俗文化,我非常喜欢这里。”来自广东湛江日报社的广告部策划总监杨东海说。   (记者 谭黎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