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兰军
临近中秋,北京一家公司推出多款用真金白银制造的月饼,价格最贵的黄金月饼售价为47620元/套。据银行一位理财经理称,上述金银月饼很畅销,“我们周围全是政府机关,各地过节来送礼的买得多。” (9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 中秋佳节,月饼正是人们借以抒怀寄兴的一种凭借。可是,当月饼抽去“肉身凡胎”,换以真金白银,这已不是食物的天价月饼,还有什么意义可谈! “黄金月饼”能迅速走红,炫耀的是关系学,散发的是铜臭味,污染的是社会风气,刺痛的是民众之心。自然,做为相关职能部门,对其“翩然问世”,应引起高度重视;而对其“来龙去脉”,更要来一番追本溯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