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双节乐逍遥·温情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庆中秋,这些老人格外温暖 |
◎奎文中和园社区和九龙桥社区邀孤寡老人欢聚一堂◎潍柴职业学院师生到杨乐飞、陈莹家看望了三位老人 |
|
9月29日,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梨园街道九龙桥社区的工作人员邀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欢聚一堂,共迎佳节;潍柴职业学院的多名师生携带礼物来到昌邑市饮马镇杨楼村的杨乐飞家、寒亭区高里街道禹王台村的陈莹家,看望了他们的爷爷、奶奶。面对来自各方的关爱,老人们高兴坏了。 奎文中和园社区 老人欢聚分享大月饼 9月29日上午9时许,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举办“月满中秋节、喜迎十八大、情暖中和园”中秋联欢活动,共邀请社区的20余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寿老人,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谈古论今,忆苦思甜。同时,社区医务人员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免费查了体。 29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居委会,老人们都在会议室就坐,桌子上摆放着水果,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月饼。居委会工作人员首先为大家切月饼,分月饼。今年94岁的高维顺是老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当日他同老伴一块来参加活动。高维顺告诉记者,老伴叫陈永贵,两人于1952年结婚,到今年正好60年整。能和这么多好友一起提前过中秋,非常开心。 大家伙在吃月饼、聊天的同时,几位老人自告奋勇地表演起了节目,京剧、吕剧依次上演,鼓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采访中,老人们纷纷表示,国家兴旺富强、家庭幸福和睦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虽然子女不在身边,能够与这么多街坊四邻聚在一起共度中秋也很开心。“年纪大了,很少出来走动,大家见面机会少了。现在见了面感觉非常亲切,有说不完的话。”社区的王阿姨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笑呵呵地说。 社区一名工作人员说:“今天来的大多是孤寡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以往每年中秋我们都到老人家里走访慰问,今年想换一个方式。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多些交流,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奎文九龙桥社区 聚餐会上老人跳起舞 9月29日中午,奎文区梨园街道九龙桥社区76岁的白珍兰等老人,在社区工作人员陪伴下,参加了“共度中秋聚餐会”,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团圆节。 当日中午11时许,记者来到梨园街道九龙桥社区时,桌子上已摆满由潍坊香香美食酒店奉送的各种菜肴,“共度中秋聚餐会”即将开始。 现场放着音乐,大家互相让座。被邀请来的老人们有些不好意思,但工作人员热情地搀扶着老人们,就像搀扶着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一样,热情地让老人们先坐下。 “往年中秋节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过。今天太高兴了,社区的‘女孩们’(工作人员)想得这么周到,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还专门拿出时间来陪我们这些孤单的老人过中秋,让我这心里暖和和的。我的家就和居委会一墙之隔,以后我要经常过来坐坐。”饭桌旁,白珍兰老人动情地说着。 白奶奶话音刚落,社区工作人员也夸起勤快、热心的白奶奶来。他们说,在社区工作人员忙碌的时候,老人家亲自用小推车给大家来送水,让大家解渴,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让大伙特别感动。 午饭吃了一会儿,工作人员们开始演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说绕口令的,有演小品的,逗得在场的老人们不住地大笑。 节目演着演着,白奶奶坐不住了,起身跳起了她平时每天都跳的健身舞蹈,也不用曲子伴奏,舞姿有模有样。这时,所有的工作人员不禁受到感染,都跟着白奶奶跳了起来。 寒亭禹王台村陈莹家 师生到来奶奶喜极而泣 9月29日当天,潍柴职业学院的多名师生赶赴寒亭区高里街道禹王台村陈莹家。陈莹父母双亡,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今年被潍柴职业学院录取,开始了大学生活。经本报报道后,陈莹家中的情况一直受到社会关注。 当天上午10许,一行人赶到了陈莹家。陈莹见到奶奶后跑过去一下子抱住奶奶,离别多日,她一直挂念着奶奶。陈莹家屋门口摆着一个木篓,旁边放着一些塑料管。陈莹已经上学了,但奶奶依然坚持每天编两个木篓,一个赚三元钱。 中秋来临,潍柴职业学院的师生给老人送来了鸡蛋、牛奶等,三四名学生还帮老人打扫了卫生。陈莹的奶奶看到学校的师生亲自看望她,感动得不停地抹着眼泪。“太谢谢了,孩子在学校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还来看我。”老人不停地说着。 陈莹告诉记者,她在学校生活情况很好,老师和同学都特别照顾她,学校减免了学费,每年她都有助学金。这次放假她打算在家里好好陪陪奶奶,跟奶奶说说话,在学校的时候特别记挂奶奶,现在她就想快点学完毕业,好好照顾奶奶。
昌邑饮马镇杨乐飞家 二老看到孙子视频乐了 9月29日上午,记者与潍柴职业学院师生一行人来到昌邑市饮马镇的杨乐飞家。杨乐飞爷爷奶奶的精神面貌依然很好,奶奶也不再做东西,开始安心养老。 潍柴职业学院团委副书记孙智明告诉记者,杨乐飞在潍柴职业学院上学将近有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杨乐飞的爷爷奶奶没有去过学校,也不知道杨乐飞在学校的情况,这次拍摄了杨乐飞在学校的情况,让爷爷奶奶了解一下。看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两位老人都高兴坏了。 明年5月份,本报报道过的杨乐飞就要从潍柴职业学院毕业了,一年多的大学生活让杨乐飞改变了不少,由一个沉默寡言的小男孩逐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大男孩。说起今后的打算,杨乐飞告诉记者,马上就要毕业了,如果可以的话他打算毕业之后留在潍柴工作,给爷爷和奶奶带来更好的生活,他们辛苦了一辈子,该享享福了。
市救助站 盼脑瘫男孩与家人团聚 9月28日上午,有人反映在奎文经济开发区庄家社区有一名被人遗弃的残疾男孩。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联系医院为男孩检查发现,男童患有脑瘫。中秋之际,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值班,希望市民提供线索,为男孩找到家人。 28日上午10时许,市救助管理站接到群众举报,称在奎文经济开发区庄家社区发现一名残疾儿童,无人看管。工作人员随即到现场进行查看。在庄家社区西北角的小路上,一男孩躺在棉被上,身盖军大衣。掀开大衣,只见男孩上穿运动衣,下穿蓝裤子,全身装束整洁,但行动不便,智力似乎有点问题。工作人员当即电话联系了市中医院,医院将男孩带回并为他做了检查,男孩脑瘫症状明显,其他各项指标都正常,年龄在11岁左右。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男孩目前在中医院有专人照顾,但还是希望其家人能尽快把他接回家中护理。有了解情况的可拨打8232335联系,让男孩在中秋节前与家人团聚。文/图 本报记者 臧岳 花凯 王叶妮 本报通讯员 樊东辉 郭英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