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双节乐逍遥·民俗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双节乐逍遥·温情
 
标题导航
中秋老传统,您都知道哪些
2012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秋老传统,您都知道哪些
30多名专家学者聚集诸城就中秋文化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新华社发



  9月28日上午,诸城刘墉板栗园里秋高气爽,板栗飘香,苏轼“中秋词”暨中秋文化研讨会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苏轼“中秋词”创作和中秋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

早在唐代已成民俗节日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表示,中秋节起源于古老的月亮天体崇拜。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因此古人很重视对日月的祭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勃研究认为,在唐代,中秋节、八月十五已经成为节日专名,是有众人参与的约定成俗的民俗节日。根据文献资料,唐太宗贞观年间已明确出现了群体性文化习俗意义上的“中秋节”一词,表明贞观年间中秋节已有节日雏形。
  据介绍,当时除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中秋节都要赏月外,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在中秋赏月已成风俗。赏月之外,中秋节吃月饼在唐代长安也很时尚。
  “赏月集中在八月十五夜,是唐代人的文化选择。”张勃认为,在唐代这个具有其自身特征的历史时期,赏月这个本来在很多日子都可以进行的活动,已越来越集中于八月十五这个日子了。
清代时成四大节日之一
  “在我国,月亮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太阳。”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士闪说:“在中华文明史上,中秋节祭月、拜月习俗、饮食习俗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世界上,有着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样全民性拜月习俗的国度尚不多见。”
  据介绍,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主要是赏月、玩月,到了明清时期,赏月逐渐被拜月所替代,中秋节习俗的功利性内容显著增强,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情怀逐渐消退。这一时期,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同时也因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更加认识到家族社会的力量,因此人们在思想情感上,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俗内容较前代有显著扩张,节日中世俗的因素日益浓厚,使中秋地位显著上升,到清代成为与春节、清明、端午并重的四大节日之一。
  张士闪介绍,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时节的重要习俗,清代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的说法。明清之前的拜月是男女俱拜,明清以后,祭月风俗发生重大变化,男子拜月渐少,月亮逐渐成为专门的女性崇拜对象,出现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并一直延续至今。
原有习俗逐渐被淡忘掉
  张士闪介绍说,在民间,月亮崇拜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全国各地均有中秋节尝新粮、吃瓜果、祭祖、拜月、庆祝丰收的习俗。在潍县,拜月则是大人小孩分开进行,大人在院里,小孩们在大门前。民国《潍县志稿》中记载:夜陈瓜果于庭以供月。所有供品,月饼而外,并以面蒸作月形食物,志呼之曰“月”,系用面饼两层中夹枣,面上四围镂各种花果及动物之类,仍嵌以枣,作馈遗琴串之用。小儿女则置之矮凳上,并于面月上插香一炷,齐声呼唤,谓之“念月”,如“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月明光光,小儿烧香,月明圆圆,小儿玩玩”等。一家拜月完毕,则以所供各物分给孩童,晚餐中常有以糖调藕梨的菜肴,一家团坐欢饮,谓之“圆月”。在诸城,传统上要从中秋节这天开始吃芋头、地瓜、花生、萝卜和家中的雏鸡等,叫做“尝鲜”。
  在沂蒙山区有“中秋送礼不过节”的习俗,外嫁的女儿节前送中秋节礼,必须有杂面条,表示借杂面条的柔韧性喻示婆家娘家的亲情拉扯不断,送礼后不在娘家过节,这一礼仪是保证了婆家过中秋佳节的团团圆圆。在莱州一带,中秋之夜孩童间流传且歌且舞的“圆月”习俗,以祈求丰收。歌词为“圆月了,圆月了,一亩麦子打石了。”在抗战期间,这首唱月的童谣被改造为“圆糕了,圆糕了,日本鬼儿挨刀了。鸡哽哽,天明了,日本鬼儿死净了。”而抗日战争恰于1945年(农历乙酉年,鸡年)胜利结束,民间遂有“圆月”一歌应验之说。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罗杨介绍,古代家庭自制月饼,主要用于祭祀和家人成员之间的分享。现在,祭月、拜月等中秋节传统习俗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过节更多的演变成了朋友、客户之间的“礼尚往来”,也造成了“豪华包装”、“昂贵馅料”愈演愈烈,中秋节原有的文化味、亲情味,渐渐被商业气息冲淡了。
         本报记者 秦子虚
链接
古人咏叹月亮的经典名句
  《水调歌头》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