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中国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双节乐逍遥·温情
 
标题导航
中国媒体在美登“保钓”广告
月饼之怪: 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
2012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媒体在美登“保钓”广告
◎《中国日报》在《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刊登整版广告 ◎日本驻美国大使馆及日本总领事馆向两家报社提出抗议
  中国官方媒体在《纽约时报》上登广告称钓鱼岛属于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9月28日整版刊登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广告。投放广告的是中国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两份报纸都用一个整版刊登了钓鱼岛照片以及地图等内容。针对该广告,位于华盛顿的日本驻美国大使馆以及位于纽约的日本总领事馆向2家报社提出抗议。

中国动向
官方媒体在美登广告

  据美国媒体9月29日晨报道,继中国外长杨洁篪27日晚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阐述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后,中国官方媒体28日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刊登广告,重申对钓鱼岛的主权,反对日本将钓鱼岛收归“国有”。
  据报道,《纽约时报》上的跨页全彩广告,刊登在大陆英文《中国日报》每周与《纽约时报》合作的大陆政经情势观察报道式广告中,内容基本为杨洁篪外长的讲话内容。
  广告详述钓鱼岛归属的历史渊源,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时间追溯到1403年明朝期间。同时,透过广告表达了对美、日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52年处理钓鱼岛及相关岛屿归属,以及1971年美国将托管岛屿“归还”日本举动的反对立场。日本将钓鱼岛收归“国有”的举动,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这一做法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的公然否定与挑战,中国政府重申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立场。
  据共同网报道,对于《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28日刊登的“中国媒体主张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广告,日本驻美大使藤崎一郎当天在记者会上透露,已向两家报社提出了抗议,认为广告“内容片面,与事实不符”。藤崎表示:“如果过度渲染一方的片面见解,将给(美国舆论)造成误解。我们认为不能坐视。”据悉,《华盛顿邮报》针对日方的抗议表示,报社并不支持广告的内容,“对日本政府提出交涉一事予以留意”。
日本动向
有识之士要求反省历史

  日本近百名有识之士9月28日下午在东京参议院议员会馆发表声明,要求日本政府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并对历史问题进行反省。
  针对钓鱼岛问题,声明说,领土问题除通过协议、对话方式进行解决外别无他法。因此,日本应该停止“不存在领土问题”这种虚构性认知。声明指出,今年正值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此前计划了很多友好活动。友好转变成纷争的原因,就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购买”钓鱼岛以及日本政府以此为契机宣布“国有化”方针。对于石原的行动,日本国内的批判太过薄弱。
  就历史问题,声明说,钓鱼岛是在甲午战争末期的1895年1月被“纳入日本领土”。在3个月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台湾及澎湖列岛也成为日本殖民地。
  声明强调,日本最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反省自己的历史问题,即近代对邻国的侵略,并将此诚实地表达出来。应尊重到目前为止与邻国之间签订的《日中联合声明》(1972)、《日中和平友好条约》(1978)等文件,同时对“河野谈话”(1993)、“村山谈话”(1995)等内容进行重申,并应表现出欲与邻国和解及加强友好、合作的姿态。
  声明同时指出,不应将与邻国之间的纠纷作为强化日美安保并在冲绳布置“鱼鹰”垂直起降运输机等设备的借口。
  这份声明共获得千余名日本民众的署名,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等著名人士。
◎媒体评论
  日本政府亟须
倾听理性之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等逾千名日本民众9月28日联名发表声明,呼吁日本政府反省历史观,立即停止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恶性循环”。这是来自日本民间的理性之声,客观指出了钓鱼岛争端的症结所在,难能可贵。
  钓鱼岛是日本殖民侵略的无言见证者。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仍抱着昔日殖民心态不放,企图通过非法手段将其所窃取霸占之中国领土“合法化”,延续殖民政策的结果。这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蔑视和挑战,更是对当年遭受日本侵略国家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大开“历史倒车”,导致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遭受严重损害,正在把中日关系和整个地区引向极其危险的方向。事实证明,日本政府的挑衅行为不仅导致钓鱼岛问题“辗转升温”,而且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中方绝不允许日方一面讲友好、谈合作,一面做伤害中国的事。因此,中日要持久和平友好,关键是日本政府要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防止右翼势力膨胀,阻止军国主义还魂。日本政府不能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视为软弱可欺,视为从中国攫取领土的机会。任何人都不要幻想中国拿领土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破坏易,建设难。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的成果正在迅速流失,中日关系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当此之际,日本政府亟须倾听来自日本民众和国际社会的理智之声,放弃幻想,正视历史和现实,为两国关系立诚信,为和平友好排干扰,为发展合作扫障碍,使两国关系尽快重返健康正确的轨道。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