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双节乐逍遥·温情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中俄就叙问题再投反对票 |
◎联合国表决通过人权决议,继续向叙利亚政府施压 ◎中国代表表示,单方面施压的做法无助于解决问题 |
|
|
在叙利亚阿勒颇,一名反对派武装人员在激战中使用机关枪开火。 |
|

|
|
据联合国官网消息,当地时间9月28日,正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2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摩洛哥、沙特等7个阿拉伯国家联合提交的名为“叙利亚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古巴投了反对票,印度、乌干达、菲律宾投了弃权票。中国代表表示,单方面施压的做法无助于解决问题。
决议草案 重点向叙政府施压 在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的18个月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了多份关于叙利亚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呼吁在叙利亚境内停止暴力和侵犯人权的行为,向叙利亚政府施压。 该决议草案与人权理事会以往通过的叙利亚问题决议基调一致,重点是向叙政府施压,强烈批评叙政府军和亲政府民兵组织“沙比哈”种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对叙反政府武装侵犯人权行为却轻描淡写。与此前决议不同的是,该决议草案增加了谴责叙利亚境内发生的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所有暴力行为的内容。 中国观点 单方面施压无作用 在决议草案磋商过程中,俄罗斯、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主张,决议草案应平衡对待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客观反映叙利亚国内情况,努力推动叙利亚局势缓和,为叙利亚各方启动政治对话创造条件。 在人权理事会通过该决议草案前,叙利亚代表谴责该草案,认为草案充分暴露了一些阿拉伯国家对叙利亚的敌意,有悖于人权理事会对话与合作的精神,未能客观反映叙利亚的真实情况。 中国代表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叙利亚问题,关键是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对恢复叙利亚和平与稳定均负有责任,单方面施压的做法无助于解决问题。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和负责任态度,愿同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公正、和平、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
内战局势 政府军与反对派决战阿勒颇 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和外国武装分子28日继续在叙北部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展开自危机爆发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交战。 叙反对派武装“叙利亚自由军”27日宣布阿勒颇决战开始后,在阿勒颇市及其农村地区向政府军占据的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阵地发起进攻。28日,双方的交战一直在持续。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叙政府军28日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在阿勒颇一些市区反击恐怖分子的进攻,造成恐怖团伙重大伤亡,击毁6辆装载高射机枪的卡车和4辆装载武器弹药的汽车。 另据总部设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阿拉伯电视台报道,数百名反对派武装人员自27日下午开始在阿勒颇市向政府军多个阵地多次发动进攻,取得一些进展但没有突破。当地居民说:“冲突仍然没有停止,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密集的枪声。”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也证实,“叙利亚自由军”与政府军在阿勒颇市的冲突以前只局限于某个市区的一两个街道,现在的冲突已经波及多个市区,是多条战线同时开战。 与此同时,政府军继续在大马士革郊区、霍姆斯市和伊德利卜省采取军事行动,击毁3辆装载高射机枪的卡车以及运送武装分子的3辆汽车,解救了一批被武装分子绑架的平民。
◎援助 美国追加对叙援助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8日在“叙利亚之友”外交部长会议宣布,将追加对叙利亚4500万美元援助,支持包括非武装反政府组织在内的叙利亚民间组织和个人。 按照她的说法,美方将向叙利亚民众追加医药、食品等援助,涉及资金3000万美元;其余1500万美元用于支持“叙利亚民间反对派团体”。 希拉里说,美方对叙利亚反对派的1500万美元援助涉及“包括海事卫星电脑、手机、相机在内的1100套通信设备以及帮助培训1000名反对派人士”。 法新社报道,美方在这次会议上没有改变先前立场,即不承诺给予叙利亚反对派军事支援,担心这一举动可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会后说,英国正准备向叙利亚追加800万英镑人道主义援助,同时支持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实际支援,尤其在反对派控制的区域。
◎相关链接 中俄曾四投反对票 2011年10月4日,中俄两国共同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草案未获得通过。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对叙利亚政府镇压反对派的行动表示谴责,中国和俄罗斯投反对票,草案未获通过。 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中国和俄罗斯在决议中投了反对票。 7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英国等国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俄再次对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据新华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