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庾澄庆出场费被曝一集六万 《中国好声音》让几乎沦为鸡肋的选秀再次爆红。庾澄庆(哈林)俨然当上评委席的主持人,让节目噱头十足。其实不止哈林,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来自台湾地区的音乐人几乎霸占了各大选秀节目评委席的半壁江山,更有人爆料,他们的出场费最高达每集6万元。 吸金术 每集6万酬劳只多不少 早在2005年选秀的巅峰时期,台湾地区评委就大受欢迎。柯以敏、包小柏抢尽风头。而到了今年,无论是《中国好声音》的庾澄庆还是《声动亚洲》的黄舒骏、张宇,都像是评委席上的催化剂,把相对内敛一些的内地评委完全调动起来,让节目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到内地节目做评委的台湾音乐人,每一集能得到3.6万元到6万元人民币的酬劳,可谓是名利双收。 台湾地区评委疯狂涌入,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内地淘金更容易,黄韵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并不否认:“内地机会确实很多,如果我没有别的事在忙,肯定乐意接内地的工作。”对于外传每一集能得到3.6万元到6万元人民币的酬劳,向来直言不讳的包小柏打起太极:“他们(指台湾地区媒体)很多时候曝出来的东西都是有水分的。”包小柏表示在两边得到的酬劳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杀手锏 身经百战很“好用” 台湾地区评委受热捧并不是个别现象,几乎所有的台湾地区评委都有招人喜爱的法宝。黄舒骏认为,台湾评委受欢迎的原因无外乎有三个:新鲜感、语言风格和多年的音乐制作经验。“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评委的工作,再出名的歌手可能点评两句就觉得无以为继了,而只有真正投身音乐制作多年的人,才能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点评。” 黄韵玲直言,而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台湾地区评委都是在各类综艺节目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因此深知如何把握节目的节奏。 未来式 评委不是“长期饭票” 评委会成为音乐人的“长期饭票吗”?“当评委是没有出路的。”包小柏斩钉截铁地表示。他认为,评委不是一个能够长久的职业,只是阶段性的任务。从2009年开始他就意识到这个问题,逐步减少评委的工作量,转而向影视方面发展。“在这个人人皆评委的时代,观众需要的是情绪,而不是我来提出专业意见。” 黄舒骏也表达出相似的观点:“评委并不是规划出来的一个角色,而是广义音乐工作中的一环。”但黄韵玲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她认为现在华语乐坛需要有新的声音出现,而当评委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选出真正的好声音,让华语乐坛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链接 细数选秀节目的十大个性评委 坊间有一句话,谁拥有了好评委,谁就有了收视率。节目中的主角已不再是选手,评委的“脱口秀”成为节目的“戏码”之一,曾经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评委有哪些呢?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包小柏 包小柏对选手很少有较高的评价,不想“惹”到他,选手们还是好好练习吧。 杨二车娜姆 杨二车娜姆,乌黑的直发,头戴大花,损人不眨眼,曾大抢很多人气选手的风头,纵观她的惊人语录可是雷倒一片呀。 阿朵 一提到阿朵,首先想到的是她那性感火辣的身材,她在任《激情唱响》评委时,对选手们可谓是真性情的表达,让选手们轻松了不少。 柯以敏 在《超级女声》中以“毒舌”闻名的实力派歌手柯以敏,说话口无遮拦,令她一度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高晓松 说起高晓松,醉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这丝毫没影响才华横溢的他在事业上的发展。高晓松爱恨分明,让不少想打人情牌的选手懊恼不已。 朱桦 在所有的评委中,朱桦的点评最为中肯,极少掺杂个人感情。 闫肃 在众多评委中,闫肃可是最年长的一位了,他对选手们的点评永远都是和蔼亲切的,总是让人倍感温暖。 巫启贤 巫启贤会中文、英语等多国语言,在音乐中能够融合多种文化和风格,对待选手严厉却不缺亲和力,也总是能一语中的,起到点睛的作用。 那英 那英虽然是首次涉足电视唱歌秀,但那英犀利的言辞和直爽的派头很受选手和观众青睐,很多选手赛后与那英成为了朋友。 周立波 周立波是众多评委中最幽默的一位了,只要有周立波在的地方,永远都会是笑声不断,经常语出惊人。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