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03版
老乡莫言 |
第04版
老乡莫言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移动式公厕在高密城区“上岗” |
每座投资8万多元,目前已经建成6座 |
|
|
高密城区街头的移动公厕。 |
|

|
|
本报讯 “十一”黄金周期间,细心的高密市民会发现,在城区一些主要街路交叉口,出现了一座座漂亮的建筑——公益服务亭,实际上是一个移动式公厕,市民出行过程中一旦内急,即可就近解决如厕难题。记者从高密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了解到,高密市计划投资400余万元,先期建设10座移动式公厕,同时增设固定公厕,为市民营造卫生整洁的出行环境。 10月11日,记者在高密城区健康路与凤凰大街交叉口东北角的春晓园广场看到,一座白墙红瓦的建筑坐落在绿树碧草中间,左侧写着“公益服务亭”几个字,里面有管理人员,右侧依次是三个公共厕所,其中最右边是残疾人专用厕所,厕所门一律刷成蓝色,在建筑物的两侧,分别用蓝绿两色刷涂着“建卫生城市,做文明市民”的标语以及“高密市道德模范标准”、“文明城市标准”等规范条文。整个建筑造型别致,色调柔和,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记者通过与管理人员鞠大爷攀谈得知,他是一名环卫工人,除了负责附近街路的保洁工作,还被聘为公厕管理人员,每个月多挣300元钱,每天早晨他5时30分过来,打开公厕门,供过往市民使用,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清理好公厕内外的卫生。 记者在公厕内看到,每个小间都非常整洁,墙上还安着镜子、洗手盆、手纸盒等器具,非常人性化。鞠大爷告诉记者,公厕与地下的自来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连接,冲洗完的污物直接排入污水管道。 记者随后采访了高密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负责人李永安。据他介绍,今春开始,在高密市主要街路交叉口开建10座移动公厕,目前已经建成使用6座,每座投资8万多元,下一步准备在4个民生市场再建设4座。 李永安告诉记者,移动公厕只是权宜之计,目前他们又在规划建设10处固定式中档水冲式公厕,每个投资35万元,目前招标工作已经结束,3座已经开工建设,其余的正在与园林等部门协调选址,力争将其建成景观式建筑。 (记者 刘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