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03版
老乡莫言 |
第04版
老乡莫言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妈妈别哭,这点疼我受得了” |
◎三岁女孩王钰淇患上白血病,懂事的她安慰流泪母亲 ◎家境拮据面临停药,其父母为筹钱治病借遍亲朋好友 |
|
|
王钰淇在妈妈的陪伴下,在潍坊市人民医院院里玩耍。 |
|

|
|
如果不是病魔,3岁小女孩王钰淇如今一定像同龄人一样扎着小辫子、穿着花裙子,和小朋友一起追逐嬉戏,在父母怀里撒娇。两个月前,来自潍城经济开发区南曹村的王钰淇被确诊患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为家庭情况不好,她面临着停药的危险。
三岁幼女 两个月前确诊患白血病 10月11日,记者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这个不幸的女孩。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三岁女孩王钰淇现在可以下地走路了,在妈妈曹美艳的搀扶下,她戴着口罩来到院里散步,在脸上丝毫看不出病痛对她的影响。 “女儿得病的时候刚刚开始懂事。她可能觉得一个人要长大,都是要整天打针吃药的,所以一直挺乖,而越是这样我们越难受。”在孩子面前,妈妈曹美艳一直强忍泪水,但是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懂事的她安慰母亲:“妈妈别哭,这点疼我能受得了。”曹美艳告诉记者,早在一年多以前,女儿就经常说腿疼,她和丈夫并没在意,只以为是缺钙。但是给女儿服用了营养品后,女儿腿疼的情况却越发严重。今年8月中旬,女儿发烧38度一直不退,连下床都很困难,夫妻俩这才急忙送女儿到医院检查治疗,最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随后,王钰淇在父母的陪伴下住院治疗。曹美艳对记者说,第一次看到病情通知单时,整个人都要崩溃了。数月来的痛苦折磨让这个坚强的母亲看上去格外消瘦,深深塌陷的双眼因连续熬夜变得通红。“孩子年龄太小,做骨髓移植风险太大,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所以我们采取了保守治疗,只能定期来做化疗。”曹美艳说。 家境困难 为凑钱治病借遍了亲戚 曹美艳的丈夫来自淄博,以前在一家物业公司干过保安,后来由于身体原因辞职,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现在他和妻子曹美艳只能靠打零工来补贴家用,俩人加起来一天的收入不过百元。曹美艳告诉记者,为了给女儿治病,他们向身在淄博的亲朋好友借了个遍,从叔伯那里借来4万多元,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现在女儿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病情也有所缓解。医生说后续治疗还需要很多钱。但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再给她治病。如果再筹不到钱,女儿就不能继续治疗了,之前的治疗也将前功尽弃。”曹美艳对记者说,由于丈夫的身体不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她和丈夫只能在医院照顾女儿,家里也失去唯一经济收入。 据医生透露,接下来的治疗至少需要15万元,这对于一个贫苦的家庭而言,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面对下一步的治疗,曹美艳夫妇说,他们目前还不知道要去哪里筹集治疗费,“该借的都借了,接下来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父母心声 “有女儿,这个家才算完整” 曹美艳告诉记者,王钰淇的爸爸今年29岁,七八年前得了青光眼,后来发展成了白内障,两只眼睛的视力加起来只有0.4,曾做过两次手术,可是术后没多久就复发了。原本打算今年再做一次手术,可是自从查出女儿得了白血病,王钰淇的爸爸眼部的手术计划也放弃了。 得知王钰淇得了白血病,身在老家淄博的奶奶也是心急如焚,老人开始四处打零工赚钱,希望能够为孙女治病添一份力。曹美艳夫妻二人背着孩子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但是,他们一直向不懂事的孩子隐瞒真实病情,强颜欢笑。 据了解,王钰淇要想活下去,必须闯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在住院治疗四个月后,每星期需要抽血检查,每两个月做一次腰穿,半年住一次院,这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因为家庭情况不好,女儿面临停药的危险。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夫妻俩就不会放弃任何治疗的机会,砸锅卖铁也要给女儿治病,现在我们打算将家中的房子卖掉换钱。有女儿,这个家才算完整。”曹美艳对记者说。 文/图 本报记者 殷梦 花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