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A01版
导读 |
第A02版
新闻评论 |
第A03版
潍坊晚报社区行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躺在病床上的烧伤男孩。 |
|

|
|
◎九岁的于涛玩耍时被酒精烧伤,六天后才被送医院治疗 ◎住院十多天家人始终未露面,青州爱心人士纷纷伸援手 今年9岁的于涛跟随父亲到青州谭坊打工,在家玩耍时,不小心打翻了点燃的酒精缸,身体烧伤面积达35%,他父亲6天后才将孩子送往医院治疗,后来以“回家筹钱”为由从此杳无音信。目前,于涛在医院接受治疗已经10天,医护人员和青州部分志愿者细心护理着他,还给他捐助了部分爱心款。青州市志愿者协会表示将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爱心企业为他捐款,帮助他早日康复出院。 男孩不慎烧伤,真实身份如迷雾 10月13日,记者来到青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烧伤病区15号病房,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小于涛。他身上多处缠着绷带,烧伤的伤口清晰可见,手上和脸上也都涂抹着药膏,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正在细心地照顾他,与他聊天交流。 记者了解到,10月3日,青州市谭坊镇卫生院医生拨打了青州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的电话称,一名烧伤的男孩需要及时救治,否则有生命危险。“小孩刚被送到医院时,烧伤处结满了疤,有些地方都开始化脓了,气味十分难闻。”青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就在医生为于涛进行积极治疗时,陪同于涛赶到医院的父亲却称需要回家筹钱为孩子治疗离开了,从此一去杳无音信。 据青州市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王和平介绍,一开始,于涛的父亲称老家是淄博淄川的,现在青州市谭坊镇打工,其他信息则没有透露。而于涛一开始对于医护人员的询问也并不是很配合,说自己的名字叫马涛,对于老家是哪里的总是闪烁其词不肯明说。 无奈之下,青州市人民医院求助于当地警方。警方根据青州市谭坊镇卫生院提供的相关信息,联系到与于涛父亲一起打工的工友,最终明确了于涛父亲的确切信息。其真实身份为坊子区人,现已离异,孩子没有户口。“他父亲姓于,我们在医院登记时就给他写了于涛,但孩子真实的名字我们暂时也不清楚。”青州市人民医院一医护人员称。 烧伤感染严重,家人始终未露面 在随后的交谈中,医护人员获知,于涛是在跟随父亲到青州谭坊打工时,在家点燃酒精玩,不小心打翻酒精缸烧伤的。在于涛被烧伤后,他的父亲并没有立即送医寻求治疗,而是选择到诊所给孩子打消炎针。在于涛被烧伤6天后,看到孩子病情越来越重,父亲才将于涛送到谭坊镇卫生院。谭坊镇卫生院医生看到情况严重随即向青州市人民医院寻求帮助。 青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杨卫军主任介绍,小于涛刚送到医院时,四肢以及躯干等烧伤面积达35%,差不多全部是脓,创面感染严重。经过积极治疗,及时清创,加上合理的营养支持,目前的烧伤创面治疗效果比较稳定,但仍处于烧伤感染期,仍不能排除有病情恶化的可能。他还表示,下一步将会根据于涛创面发展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植皮手术。 记者了解到,目前于涛的治疗费用已花了万余元,尽管他的父亲不辞而别,但医院仍然不会放弃对孩子的医治,希望孩子的父亲尽快出现,给孩子心灵和身体上一些安慰。 王和平告诉记者,青州市人民医院虽然通过警方的协助确定了于涛父亲的相关信息,但由于没有联系方式,一直没能联系上其本人,只与于涛的婶婶取得了联系。于涛的婶婶在电话中说,因为于涛的父亲生活困难没有手机,他们也联系不上。于涛的婶婶还表示,现在正是秋收农忙时节,等忙过这段时间会前往医院探望于涛。
记者在医院看到,很多爱心人士带着爱心捐款、牛奶、水果等前来看望于涛,目前已收到爱心捐款1300元。而孩子的家人至今仍然没有出现。当记者问于涛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称现在最想见到父亲。 记者了解到,青州市志愿者协会准备发出爱心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爱心企业为小于涛捐款。“我们协会得知于涛烧伤后被父亲遗弃医院的情况后,马上带着营养品去看望了他,并安排志愿者轮流护理他,下一步还要给他发动捐款筹集治疗费,尽快让小于涛恢复健康。”青州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纪博说。 文/图 本报记者 庞志勇 社会各界献爱心,男孩最想见父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