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老乡莫言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俩美国学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
◎因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获奖,分享800万克朗奖金 ◎在不同经济主体如何匹配及匹配形式等研究方面作出贡献 |
|
据新华社电 瑞典皇家科学10月15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 颁奖声明说,尽管两位获奖者独立地进行了各自的研究,但沙普利的基本理论与罗思的实证实验相结合,产生了一个研究和改善众多市场功能的领域。今年的经济学奖实际上授予的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工程范例。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佩尔·克鲁塞尔介绍了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他表示,两位获奖者在不同经济主体如何匹配以及匹配形式的各种可能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沙普利采用了所谓的合作博弈理论并比较了不同的匹配方法。其研究重点是如何使双方不愿打破当前的匹配状态,以保持匹配的稳定性。沙普利分析出一种被称为“盖尔-沙普利法则”的特定方法,以保证总能获得稳定的匹配,这一机制还可对相关各方试图操纵匹配过程加以限制。 罗思的贡献在于,他发现沙普利的理论能够阐明一些重要市场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通过一系列研究,他发现“稳定”是理解特定市场机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后,他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验,并帮助重新设计了现有的诸多匹配机制。在沙普利理论的基础上,罗思还加入了对道德约束或其他特定条件的考量。 据了解,在诸如器官捐献者与接受移植病人之间如何匹配器官资源,在学生与大学之间如何配置教育资源,或者在网络搜索引擎提供的广告位与广告商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匹配,如何高效完成匹配等广泛领域,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有应用。 ◎人物简介 两人都在博弈论领域做出贡献 阿尔文·罗思(Alvin E Roth),出生于1951年12月19日,美国经济学家,197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运筹学专业毕业。1998年赴哈佛大学任教至今,目前在哈佛商学院担任乔治·冈德经济与工商管理学教授。罗思在博弈论、市场设计和实验经济学领域做出显著贡献。 劳埃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出生于1923年6月2日,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和经济学名誉教授。他在数理经济学,尤其是博弈论领域做出了贡献。 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计划,罗思与沙普利两位经济学家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114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的。 ◎新闻链接 近五年经济学奖 几乎被老美包揽 201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两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解答了许多有关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中央银行调整通货膨胀目标将产生何种后果等。 2010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这三名经济学家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做了进一步分析。 2009年,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 200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