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报道 国家统计局15日上午发布“2012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一如市场预期,升幅较8月有所缩小。其中,9月份八大类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8%。 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1.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0个百分点。不过,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6.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最多,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68个百分点。此外,国家统计局监测的9月下旬(9月21日—30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发布。在统计局监测的27种食品中,蔬菜价格继续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食品是大白菜,其次是油菜。 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表示,CPI虽然重返“1”时代,但应该看到:第一,CPI环比是上涨的;第二,翘尾因素只有0.2%,新增涨价因素却有1.7%;第三,猪肉价格再次成为物价的稳定器,同比下降17.6%,拉低CPI0.68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1.9%的涨幅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通胀预期压力仍旧很高,因为油价上涨,再加上天气的因素,进入冬季后整个蔬菜的价格还要上去。从政府来讲,对于通胀压力的上涨还要保持特别警惕的状态。 专家普遍认为,虽然年末物价可能有所回升,但第四季度物价的整体走势将趋于平稳,全年物价上涨压力相比去年明显减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