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变凉爽了总觉得浑身不舒坦;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黏液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这些症状都是秋燥症的表现。
口干舌燥鼻出血为秋燥表现 秋季,由于天气变化人们觉得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一不小心鼻腔就容易出血。近期,市各大医院耳鼻喉科,鼻出血患者明显增多,并且“老少不拒”。 5岁的盈盈早晨起床后觉得鼻子痒痒的,习惯性地抠了一下鼻子,鼻子立刻就出血了!家人急忙带着盈盈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盈盈的鼻腔内有许多干痂附着。 无独有偶,今年45岁的李先生,平时应酬很多。这几天,他总是间断性地右侧鼻孔出血,到了夜间情况更严重。前两天,李先生在入厕时右鼻再次大量出血,这下吓坏了他,来到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李先生的血压明显偏高,而李先生自己也表示已经患有高血压5年了,一直也没有进行规范的治疗。 据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介绍,近几天来,医院门诊鼻出血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指出,这种鼻出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导致目前患者突增的主要原因,与季节有明显关系。
鼻子流血切忌向后仰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些因外伤、鼻腔内血管畸形等因素造成的鼻出血“老病号”外,这段时间的患者以前大多没有鼻出血病史。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表明,今年秋天天气干燥,人体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内容易结痂,引起干涩、发痒等不适感。由于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丰富、细小而又脆弱,倘若抠去结痂或挖伤黏膜,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出血。另外,人们在外忙碌一天,鼻孔里难免会有一些积尘,令人很不舒服,总想掏鼻子,也就容易引发鼻出血。 记者在门诊采访时发现,很多患者等候就诊时多采取向后仰头的姿势,主要是为了止血。然而,专家表示,鼻出血部位通常是在鼻中隔的前下位,这一部位的黏膜容易糜烂,而且是几条血管交错的地方,特别容易出血,仅仅靠清洗是不可能止住血的,而仰头更容易造成血液倒流入咽喉部,一旦进入气管,患者还可能被呛住。
止血应捏住鼻翼向上用力 据专家介绍,正确的止血方法是用手指捏住鼻翼,朝中间、向上用力。另一种方法是用消毒棉球或无菌纱布塞住鼻孔,然后使用第一种方法止血。一般按出血部位10分钟左右即可止血。如果出血量较大,还可用凉水拍击颈部。 不过,如果经常鼻出血或出血量很大,仅仅止血并不够,还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梁琰指出,这是因为鼻出血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空气干燥以外,鼻腔局部因素如鼻中隔偏曲、早期鼻咽癌、鼻腔内血管瘤等也能造成鼻流血。对于全身疾病如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鼻出血也是早期症状之一。
红霉素眼药膏可防鼻腔干燥 预防季节性鼻出血可以从鼻腔“保湿”入手。当感觉鼻腔干燥时用薄荷油滴鼻,可以除去鼻腔结痂,保持湿润。专家还推荐了一个土办法:将少量红霉素眼药膏挤入鼻腔,能起到消炎保湿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饮食上,应注意少吃辛辣、油炸等容易造成上火的食品,少喝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或清凉饮料。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A、B2。 如果工作环境中有粉尘或刺激性气体,可戴口罩或面具等适当防护。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几天一直处于易使人胸闷气促的灰霾天气,戴口罩更会加剧这种不良感觉,因此除非是粉尘特别大的情况,市民还应尽量少戴口罩。 预防秋燥,平时还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做深呼吸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