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潍县,是日本人极为看重的胶济重镇,是他们进行经济掠夺的重点城市。在潍县城内,泉对信之助走马观花,仅仅待了不到半天,但他对涉足的园林、景观记写最详,文字最美。此外,泉对信之助在游记中对潍县知事陈天麒的记叙,是以前所见资料中所没有的;关于白浪河畔铁牛传说的记载,也为我们提供了“神牛”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宪兵化装便衣出巡,言谈极像中国人 马不停蹄地在坊子游览参观一整天,泉对信之助顿感疲劳。晚饭后一个热水澡,全身疲惫踪影皆无,很快进入梦乡。 一夜安眠。泉对信之助睡得正香,闻听有人喊起床,睁眼一看,天尚未大亮。他猛然想起,要赶六点多的火车。走出房门,走廊上旅馆的女招待正在K站长门前催促。K站长一边向外走,一边嘟囔“从没有起这样早”。两人背上行装,匆匆赶往坊子车站。 6点15分,列车准时出发,此时天已大亮。列车隆隆西开,泉对信之助眺望窗外,一望无际的原野,到处是绿色,天空中映出紫色的霞光。近处,树林、青纱帐清晰可见。远方,薄薄的雾霭宛如轻纱,在树林、村落、田野上飘拂。 列车停靠潍县车站,两人下车后直趋站前的日本宪兵分队派出所。刚进所长室,见所长的场良吉正在听汇报。看服装和举止,泉对信之助判断,汇报者可能是中国人,日语极为熟练,他是在外巡察后回来复命的。 寒暄过后,泉对信之助请求的场良吉派一名向导陪同进城,的场良吉吩咐身边一上等兵安排人员。上等兵出门大声呼喊,随后进来的还是先前那个身着中式服装的汇报者。对于的场良吉安排做向导的任务,他再次用纯熟的日语应答。从他与的场良吉的对话中,泉对信之助得知,派给他的这位貌似中国人的向导,其实是日本人。 “能够装扮得如此相像,让人难以分辨,从内心感到佩服。”泉对信之助暗自概叹。 “中国通”拜会县知事,竟然遇上“日本通” 他们从宪兵分队派出所沿大马路北走,然后从斜向西北方向的岔路进入潍县城南关。在这里,向导帮他们雇了一辆马车。乘车穿过片片民居,顺南关大街北行,远远便望见潍县城雄伟的城墙。进入南门,城内是另一番景象。大街两旁,时见青砖灰瓦的房屋,高大气派的门楼,与南关低矮的草顶房形成鲜明对比。 泉对信之助等来到潍县公署,照例在接待室等候。向导前去接洽,县知事接待了他们。在泉对信之助印象中,“县知事大约40岁左右,漆黑的短发从一边分开,眼睛炯炯有神”。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知事操着一口熟练的日本话,“在见到的会日语的中国人中,他的日语水平是比较高的”。 交谈中得知,知事曾随父亲在东京住过7年。他的父亲曾经是清政府驻日公使馆书记官,他本人曾任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日语翻译、南京一所学校的日语教师,刚刚上任潍县知事一个月。 泉对信之助没有记下知事的名字。查《潍县志稿》得知,此任知事为陈天麒,字念祖,浙江海盐人,1919年8月7日到任。泉对信之助到访这天是9月11日,陈天麒上任才一个月零四天。 陈天麒介绍,潍县豪绅势力强大,施政困难。泉对信之助心生感慨:“人情世态古今、东西有别,但日本与中国官员施政的困难程度,仍然是相类似的。”史料记载,民国建立不到8年,知事换了10任,陈天麒是第11任。 潍县城名园十笏园,玲珑幽雅景色秀 出县公署东行不远,路北有一片豪华气派的建筑。向导介绍,这是潍县最大的富商丁星甫家,也就是今天的十笏园。 丁星甫,名毓庚,星甫是他的字,为丁善宝嗣子。1885年,44岁的潍县首富丁善宝买下郭家的废宅,重新修葺、改造。这座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几经辗转,已经破败不堪,在丁善宝手中,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处精巧秀美的私人园林。十笏园建成不久,46岁的丁善宝溘然早逝。丁善宝膝下无子,18岁的嗣子丁毓庚继承了他的全部家业。 潍县名园,必得一见。三人从高大的门楼进入,转过照壁迈步向东,玲珑的假山,碧绿的池水,层层叠叠的亭台楼榭,一起冲入视线。 “池中莲叶浮水,慈姑亭立,周围点缀许多不知名的奇花异草。小山临水而筑,嶙峋怪石叠叠重重。石间辟一小径,辗转通达山顶,顶峰有亭耸立。收眸回视,一方亭如舟,稳立水中,小桥似链,系向池边。静立园中,耳畔鸟啼,足下虫鸣,眼前如画。”泉对信之助虽非作家、诗人,但略有文采,其绘笔描摹,确有让人如临其境之感。 在泉对信之助笔下,丁家人没有出面。这年丁毓庚50岁,其三子丁叔言已经替父管理家业多年,成为十笏园的新掌门。刚过而立之年的丁叔言,声望已经超过了父亲。 碧波流翠映古城 白浪河畔卧神牛 泉对信之助恋恋不舍地辞别了幽池静水,出东门,一河碧波横亘眼前。向导介绍,此河称白狼河,因为夏季雨大,河水涨满,水波铺满河床,通向对岸的木桥也照例被拆除。 白狼河是白浪河的旧称。马车沿河南行,泉对信之助与K站长一路赏景。秋高气爽,蓝天碧水,蜿蜒的城墙倒映河中,又被流波踏碎,影影绰绰,好像是潜行水中的长龙。 走不远,泉对信之助见近岸城墙边突出的坝上卧一牛,背岸面水,昂首望天,一动不动;其色黝黑,于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沉思间,向导开言,那是一头铁牛,又称“神牛”。接着,向导向他讲述了自己听来的故事:过去这一带常常洪水泛滥,冲出堤坝,毁房淹屋,河两岸居民吃尽苦头。有一年洪水来时,一头牛被卷入河中。水流奔腾,此牛一边挣扎,一边嘶叫不停。说来也怪,随着叫声渐远,洪水尚未越堤就慢慢退去,那牛却不见了踪影。两岸百姓免遭水灾,为纪念这头“神牛”,聘请当地铸铁高手,依照记忆中的形象,铸成铁牛安放于此,年年祭祀。 马车渐近潍县城东南炮台,抬头仰望,巍巍城墙之上,飞阁凌空。向导说,那是潍县城有名的文昌阁和魁星楼。再向前行,绿树丛中尖塔耸立,泉对信之助一看便知,这是一处基督教堂。 一直南行,便到了潍县车站。车站附近有一片日本人居住区,附属地内外住有日本人53户、130人,在胶济铁路沿线各站中算是多的。这些住户大部分是军人及家属和官吏,另外有药商5人、贸易商两人,还有两家旅馆、3家杂货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