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奥巴马和罗姆尼举办竞选活动,纽约市长公开支持前者 ◎最新民调显示,奥巴马以47%的支持率领先一个百分点 送走“不速之客”飓风“桑迪”,美国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和对手米特·罗姆尼于当地时间11月1日全面重返选战,展开最后100小时的对决。获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力挺同时,奥巴马重提4年前竞选口号“变革”,力争唤起选民“记忆”,重获认同。罗姆尼则出人意料地打算“杀回”宾夕法尼亚州等奥巴马“势力范围”,冲刺一搏。 奥巴马 再批罗姆尼经济政策 距离选举投票日不足5天,奥巴马集中精力争夺威斯康星、内华达、科罗拉多、俄亥俄等“战场州”。 “战场州”现在没有明确的投票意向,它们的选择将最终决定总统选举胜负。奥巴马11月1日在威斯康星出席竞选活动。 “你们可能会对变革步伐失望,但是你们知道我相信什么,清楚我站在哪一边,”他在一座机场停机坪向2600名支持者发表演说,“我知道变革是什么样,因为我一直为它奋斗。” 奥巴马批评罗姆尼的经济政策“换汤不换药”。“罗姆尼州长穷尽他商人的才干,包装那些让国家承受(经济)衰退的政策,那些我们过去四年努力清理的政策,而他把它们说成是变革。” 根据日程,奥巴马这几天会穿梭于“战场州”频繁出席活动。5日晚,他将在4年前赢得民主党总统预选的爱荷华州落脚,为竞选活动画上句点。 罗姆尼 杀回奥巴马势力范围 面对奥巴马的势头,罗姆尼不甘示弱,进攻“战场州”的同时不忘在民主党传统地盘“杀个回马枪”。 罗姆尼于11月2日前往威斯康星出席竞选活动,随后转战俄亥俄。在俄亥俄州西切斯特举行的“真正复苏路”活动上,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保罗·瑞安、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国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等共和党“大佬”将到场为罗姆尼助阵。 罗姆尼于11月3日结束在新罕布什尔、爱荷华和科罗拉多3州的活动,4日马不停蹄赶往宾夕法尼亚。5日,他会转场俄亥俄最后一搏,最后返回“发迹地”马萨诸塞州,静待结果。 罗姆尼11月1日在弗吉尼亚州一场活动上承诺会带领美国摆脱经济困境,“这是伟大的时刻,这是(迎接)大变革、真正变革的时刻,我会带来真正改变,让经济前行”。 一些分析师说,美国劳工部于11月2日发布10月份就业数据,失业率将再次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相互攻讦的重点。 纽约市长 表明立场力挺奥巴马 奥巴马11月1日收获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支持,想来会喜出望外。 布隆伯格曾是共和党人,后成为独立人士,自称没有党派倾向。这名亿万富翁说,“桑迪”肆虐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变化,而奥巴马已经采取措施应对。“一个视气候变化为威胁我们星球的紧迫问题,一个没有这么做。”布隆伯格说,“我希望我们的总统把科学证据和风险管理置于选举政治之上。” 政治分析师认定,布隆伯格表明立场有助奥巴马在选战最后阶段拉拢中立选民。 获重量级人物力挺同时,美国政府和私营机构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似乎同样对奥巴马有利。住房价格、劳动生产力、汽车销售、制造业和商品零售量等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正加快脚步。另外,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2008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表明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更为乐观。
选情 八个摇摆州,奥巴马有五个占优 就民意调查结果而言,奥巴马和罗姆尼不相上下,但奥巴马在一些关键“摇摆州”享有微弱优势。 路透社和益普索集团1日发布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以47%的支持率领先罗姆尼1个百分点。 细数8个攸关选举胜负的“摇摆州”民调结果,奥巴马在俄亥俄、威斯康星、爱荷华、内华达和新罕布什尔占据优势;罗姆尼在佛罗里达稍稍领先;在弗吉尼亚和科罗拉多,两人难分伯仲。 另外,登记选民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人称已“完成”投票。就这部分选民所做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以52%的支持率领先罗姆尼9个百分点。 有媒体评论栏目指出,多项民调显示,美国总统大选选情胶着。在极少、但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奥巴马和罗姆尼将平分538张选举人票,使两人都无法赢得胜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 应对飓风,总统赢八成民众赞赏 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之际,就有许多分析人士指出这场自然灾难可能给美国大选带来一些影响,事实果然如此。飓风袭美后的第一项民调就显示,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奥巴马在应对“桑迪”方面表现出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项民意调查由《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联合开展,实施于奥巴马前往重灾区新泽西州视察之前。调查结果显示,80%受访者认为奥巴马在应对飓风中的表现“非常出色”或“相当不错”。据悉,即使是在罗姆尼的支持者当中,也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奥巴马在应对“桑迪”时表现不错。 分析人士由此指出,尽管奥巴马在飓风来袭期间被迫暂停竞选活动,但他的表现令民众支持度有了显著提升,而在视察新泽西州时拥抱一名老妇的温情举动,更是让他的受欢迎程度进一步提升。而罗姆尼在飓风来袭期间没有特殊的表现,同时关注度也完全被奥巴马抢走。在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不相上下的情况,这次民调结果可能让胜利的天平向奥巴马倾斜。 一些分析师认为,距11月6日总统选举仅剩一周时间,奥巴马调整行程势必影响选情。但面临灾难性风暴,集中精力应对会让他免遭批评,省得落下“优先谋求政治”口实。 在大选进入倒计时5天之际,大部分民调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支持率难分伯仲。分析人士认为,多数选民此时已拿定主意,奥巴马应对飓风的表现或许会赢得少数独立选民,但同时飓风造成的破坏也将使原本支持他的部分底层选民放弃投票,因此虽然眼下已是万事俱备,但这场飓风究竟将成为谁的“东风”还很难说。 ◎另类预测 研究狗屎 吹牛不上税,预测不收费。预测,这一在体育迷中风行的预热和消遣方式,被美国人用在总统大选上也是花样百出。在纽约长岛经营狗便便收集公司的吉姆·科林里欧尼自称“粪语者”,他通过收集狗屎预测前马萨诸塞州州长获胜,原因是“人们现在给自己的狗喂食更便宜的狗粮,使得狗狗拉出了更多废物,这看起来更像是罗姆尼”。吉姆声称他通过分析客户的狗屎,已经正确预测了前三届总统选举结果。 面具销量 万圣节是大选前最后一个节日,候选人商品销售量成为十分“灵验”的预测指标。有近千家连锁店的“精神万圣节”公司销售记录显示,自1996年以来的历次选举,面具销量高的总统候选人将最终获胜。截至10月中旬,奥巴马面具的销售率遥遥领先。 最佳影片 美国媒体报道称,根据近50年的统计,每逢遇上美国总统大选年,只要奥斯卡奖和金球奖最佳影片的得主属于同一部影片,共和党候选人就会当上总统;若不是属于同一部影片,则是民主党候选人当上总统。这两种巧合虽然十分诡异,确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小布什、里根、尼克松三人顺利连任皆因2004年、1984年和1972年上述两个奖均属同一部影片;而克林顿顺利连任时也因1996年两奖分属不同的影片。 ◎相关新闻 奥巴马安保特工 疑因受调查自杀 美国特工处人员1日说,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安保团队的一名高级特工上周死亡,疑为自杀,生前正因与一名外国女子有亲密关系而接受调查。 特工处发言人埃德温·多诺文在一份声明中证实,身亡特工名为拉斐尔·普列托,在特工处效力20多年,“特工处为损失一名宝贵同事而悲痛”。 华盛顿警方10月27日在普列托的车里发现他的尸体,当时汽车尚未熄火。警方初步认定,普列托系自杀,死因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当天,普列托不当班。 不愿公开姓名的特工处人员向美联社记者证实,普列托先前向内部调查人员承认,自己与一名墨西哥女子维持多年亲密关系,而普列托已婚且有孩子。 特工处就特工与外国人的关系有严格规定,要求特工必须尽早向机构说明自己与外国人的关系,以确保不会泄漏危及国家安全的信息。特工处人员说,没有迹象表明普列托泄露敏感信息,意味着他没有犯罪,但可能违反管理规定。 普列托东窗事发,是因为特工处对一些特工今年4月在哥伦比亚召妓事件的调查。调查中,一名特工举报,普列托与墨西哥女子有染。 特工处主要职责为保护总统和副总统等重要人物的安全,近来因特工行为不当连遇尴尬。 今年4月,奥巴马赴哥伦比亚参加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特工处派出的先遣人员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市曝出召妓丑闻。媒体披露,那些特工在酒吧和夜总会取乐,把一些女子带入酒店。8名特工因这一丑闻遭解雇。 上月,迈阿密市警方发现一名特工因醉酒而瘫在街头,这名特工前一天奉命为奥巴马赴迈阿密行程的安全保障提供支持。 本报综合新华社、《新闻晚报》等报道 竞选活动安排 奥巴马 当地时间11月1日在威斯康星出席竞选活动; 之后将集中精力争夺威斯康星、内华达、科罗拉多、俄亥俄等“战场州”; 5日晚,他将在爱荷华州落脚,为竞选活动画上句号。 罗姆尼 当地时间11月1日在弗吉尼亚州参加了一场活动; 2日前往威斯康星,随后转战俄亥俄,有前国务卿赖斯等“大佬”助阵; 3日结束在新罕布什尔、爱荷华和科罗拉多3州的活动; 4日将赶往宾夕法尼亚; 5日,转场俄亥俄最后一搏,最后返回“发迹地”马萨诸塞州静待结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