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位教师上高密“百家讲坛” |
◎教育网络社区成教改新阵地 ◎万名教师网上互动交流经验 |
|
一位化学老师两个月竟撰写了24篇文章,49岁的校长深夜伏案撰写教研文章……是什么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11月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高密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他们开辟的“教育网络社区”吸引了万名教师注册,并撰写发表教学研究、文学创作等各类文章10万篇,出版教师专著52部,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等交流的重要平台。
万人注册教育网络社区 教育网络社区是高密市教育局专门为教师开辟的网上互动平台,开设有教育研究、教师文苑、专题征文、未来作家四大板块和20多个子栏目。目前注册会员已达22800多名,发表各类教育主题文章近10万篇,成为教育系统沟通信息、展示特长、推动工作的重要平台,被誉为教师的“星光大道”和“精神家园”。 “高密市的教师队伍大约有1万人,在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老师只教学不学习,或学习没有效率,我们想到网络已经成为大家交流的重要平台,就开辟了这么一个教育网络社区,把更多的教师,甚至包括学生、家长、教育局的干部职工都纳进来。”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杨宗荣告诉记者,“网络社区的出现不仅成为教师们宣泄情绪、发表想法的通道,更为教师们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 高密市开发区中学教师侯瑛喜欢读《论语》,还经常写一些读书心得。“我把自己平时写的《论语》心得发到了教育社区上,没想到得到了同事们甚至其他学校老师的赞赏。” 据高密市教育局文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刘霞介绍,目前教育网络社区日访问量已经达300人以上,老师们有什么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以及家长们有事咨询,都能在这里进行沟通交流。一些老师还把自己在教育网络社区上发表的文章集结出版成书。目前,高密市的教师已经出版各类教育著作达52部。 不断创新教师学习方式 “以前组织教师学习,多是请外面的专家,讲的也都是纯理论的东西,不太容易被接受。我们就想到从教育网络社区里发现有先进教学经验或理念的人,让他们结合自己身上发生的实例来给同事们讲课,高密教育系统自己的‘百家讲坛’由此诞生了。”杨宗荣介绍说。 高密市井沟镇田庄小学校长陈进好说:“一开始学校没有人报名上‘百家讲坛’,看到别的学校都有人报名,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讲课笔记,一上讲坛,收到的效果竟然还不错。一次讲课就让我对教师心理学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就开始鼓励老师们积极报名。毕竟谁也不想在讲坛上出丑,这就客观上促进老师们积极学习,对他们的教学更是一种促进。”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620多位普通乡村老师走上“百家讲坛”。高密市的这种教育模式受到了一致好评,有不少外地学校的老师前来取经,而侯瑛等老师更是组成了教育文化宣讲团到广西等地授课。 “620多位老师就是620多个教育话题,这种学习模式对讲课者和听课者都是一种促进。”杨宗荣介绍说,“我们要营造的就是一种‘能者为师’的理念,引导大家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情,促进教师素质的大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报记者 韩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