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潍坊新闻·焦点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A02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慈父陪尿毒症女儿,一块签下捐献器官志愿书
2012年1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父陪尿毒症女儿,一块签下捐献器官志愿书
  11月6日上午,在安丘市红十字会,23岁的尿毒症女孩王敏敏(左)和父亲王宝春在遗体捐献登记表上分别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王敏敏接受采访,乐观的她露出笑容。
  王敏敏在绣爱心十字绣。
  王宝春简陋的家。
  家里种了六亩多地的大葱。



慈父陪尿毒症女儿,一块签下捐献器官志愿书
◎王敏敏要捐献眼角膜,父亲王宝春决定去世后将遗体捐出来
◎与病魔抗争的同时,王敏敏加入义工不断献爱心
  本报10月23日A6版以《尿毒症女孩赶40里路陪老人》为题,报道了在重阳节前夕,安丘市官庄镇西挑河村患尿毒症女孩王敏敏拖着病体,赶40里路到托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包水饺,陪老人过节的事。如今,这位充满爱心的姑娘为报答社会的关爱,决定在自己去世后捐献眼角膜,为别人带来光明。在女儿的影响下,王敏敏的父亲王宝春在慎重考虑之后,决定自己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来,以报答好心人对女儿的关爱。11月6日,父女俩双双来到安丘市红十字会,在《山东省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地签字。11月6日和8日,记者两次走近父女俩,感受他们善心义举现场和背后的故事。
现场
  感恩回报社会关爱
父女决定捐献器官

  11月6日上午9时30分,安丘市官庄镇西挑河村23岁的女孩王敏敏和父亲王宝春来到安丘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父女俩在《山东省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填写了详细的遗体捐献信息,最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记者从表上看到,王敏敏的意愿是捐献眼角膜,而她的父亲王宝春的意愿是将身体器官全部捐献。
  说起捐献器官的初衷,乐观开朗的王敏敏告诉记者,她是2009年12月初查出患尿毒症的,当时已经是晚期了。从得知病情到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关心帮助她,帮助她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她自己却没有能力回报,于是就想到了捐献眼角膜。“等到走的那一天,我的眼角膜能为别人带来光明,这会让我感到欣慰。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生命的延续。”王敏敏说。
  在签字现场,王敏敏47岁的父亲王宝春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我身体没什么毛病,在我死后,全身只要有用的器官我全部捐出去。”
  对于捐献器官的具体事宜,王宝春11月5日下午专程到红十字会咨询过。说起为什么要捐献遗体,这位朴实的农民说:“我是受女儿的影响才做出这个决定的。女儿决定捐献眼角膜后,我也受到了启发,想到女儿生病以来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对她的关爱,我就想自己也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都这样你帮我、我帮你,这个社会就更好了。”
  安丘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受一些封建思想的影响,现阶段,遗体捐献还比较“冷”,像王敏敏父女俩这样双双签订捐献意向的情况,他们还是头一次碰到。
  在签完字回家的路上,王宝春对陪同他们来签捐献意向的安丘慈善义工协会的陈忠华说:“当最后签名的时候,心里有种像升国旗、奏国歌时那种庄严的感觉。不管怎么说,能做点对别人有用的事,心里感觉真好。”
生命的抗争
  女重病医生劝放弃
父誓言卖血也要治

  11月8日,记者来到王宝春的家里。回忆起王敏敏得病的经过,王宝春眼里泛起泪花。他告诉记者,王敏敏从小就体弱多病,2009年11月31日,在学校下了晚自习的王敏敏突然感觉胸闷、憋气、浑身乏力,起初以为是肺炎,结果打了一晚上吊瓶也不管用。第二天,他们到医院一查,结论竟是尿毒症晚期。当时,父女俩都不相信这是真的。随后,他们便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复查,无奈结果相同。因为先天性脊柱裂引起尿潴留,导致尿液回流,把肾损坏了。医生说已经没有治愈的希望,劝他们放弃治疗。
  但王宝春怎么能放弃自己的女儿呢?2007年,王宝春与前妻离异时,前妻带走了9岁的小女儿,从那以后,大女儿王敏敏就成了他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哪怕有一点点希望,即使花再多的钱,我也要延续女儿的生命!”王宝春说。
  从潍坊回来后,王宝春又带着女儿回到安丘市人民医院,一住就是66天,医疗费花了8万多元,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花了2800多元。
  在病情厉害的时候,王敏敏身上插着8根管子,而且经常昏迷,眼睛也一度失明了。看到父亲不断向亲戚朋友借钱,忙忙碌碌地为自己操劳,懂事的王敏敏疼在心里。曾有一次,她拉着王宝春的手说:“爸爸,这样下去你会人财两空的。你还是放弃我吧,再找个伴,好好地过后半生。”听了女儿这番话,王宝春的眼泪唰地流了出来。他紧紧攥着王敏敏的手说:“好孩子,你咋说这话?我就是把家卖了,自己卖血也要给你治病!”
一年透析一百多次
家里欠债近十万元

  出院之后,王敏敏开始通过透析维持生命。连吃药加透析,一天下来花费接近90元。如果按正常透析治疗,每个星期应该做三次,但王敏敏每星期只能做两次。
  为了支付医疗费,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为了心中那份希望,王宝春起早贪黑地忙碌,他一个人种着20亩地,只要坚持着能干就不雇劳务,能省则省,一有空闲他就出去打工挣钱。记者注意到,王宝春的大拇指少了一截,“我以前学过木工,这是我给人做木工的时候不小心割掉的。”王宝春说,为了挣钱,他平时和同村村民一起给别人打零工。他还特地买来培葱机给人家培葱,天不亮就下地,为了省时间,往往是早上从家里捎着饭和水,中午就在地里凑合着吃一顿,晚上一般干到七、八点才回家。回到家后,懂事的王敏敏已经端上热乎乎的饭菜,但是因为太过劳累,王宝春经常回家倒头就睡。
  看到父亲如此劳累,王敏敏就经常抽空给父亲拔罐,尽量减轻他的疲劳。王宝春有脑供血不足的毛病,因为忙有时候药都忘记吃,王敏敏都会把水和药递到父亲手上。
  眼下,地里没有活了,王宝春就跟着人家到城里打工,除了一星期两次陪女儿到医院透析外,他天天拚命地打工挣钱。
  王宝春说,女儿一年光是透析就要一百多次,每次透析他都陪在女儿身边,一来是医院的规定,更主要的是他不放心,怕出现意外情况。他家里现在还欠着近10万元的债。
自小多病立志从医
绣十字绣送敬老院

  王敏敏告诉记者,她的志向是当一名医生,将来能为别人解除病痛。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她知道得了病是什么滋味,所以,她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去安丘卫校学习,专业是临床医学。
  “如果我能恢复健康,就继续学业,毕业后去医院当一名护士,这是我最大的愿望。”王敏敏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道。
  王宝春说,现在,王敏敏的卫校同学都已经毕业了,有些就在王敏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医院工作,有时候王敏敏去透析的时候遇到自己的同学,她都能跟她们聊上好一会儿。
  看到王敏敏那羡慕的眼神,王宝春自己就偷偷到角落里抹泪。
  记者在王宝春家中看到,王敏敏养着很多的花。王宝春告诉记者,这些花都是他一个在镇上卖花的朋友送的,朋友也知道王敏敏的情况,每次去镇上遇到他的时候,总会送给他几盆花让王敏敏帮他养着,只要不给他养死了就行,以后不喜欢了可以再还给他。
  “其实我那朋友就是想让敏敏没事的时候有点事情做,免得她胡思乱想,压力太大。”王宝春告诉记者,平时王敏敏没事的时候也上网查查什么花该怎么养,这也多少减轻了她的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王敏敏在家里绣十字绣,绣的是一幅《八骏图》,目前已绣完了其中的六匹马,她说紧紧手争取年底前完工。王敏敏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她绣十字绣感觉心里充实,绣好后,要不就义卖,要不就送给敬老院。
父亲既当爹又当妈
半夜起床伺女吃药

  关于王宝春与妻子的离异,村里人都替王宝春抱不平。当年,为了全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王宝春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妻子在家种地,小日子红红火火,让同村人都很羡慕。但没想到时间一长,妻子便与同村的另一名有妇之夫走近了,在家里三天两头闹离婚。最后,王宝春无奈同意离婚。
  对于母亲的背叛,王敏敏至今仍有些想不开,倒是父亲开导她说:“做人要学会宽容,你仇恨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很不好。”每次女儿因为自己的病而情绪低落时,王宝春总是在一旁耐心劝说,直到女儿脸上“阴转晴”。
  王敏敏说,在医院住院时,病情最厉害的时候,她连手都抬不起来,都是父亲给她洗脚洗头,给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出院回到家里后,她夜里有时非常难受,咳嗽呕吐,不管干活有多么累,父亲都会立刻起床,又是找药又是倒水,直到自己睡着了父亲才敢睡。“看到爸爸为了自己这么辛苦,我尽量忍着小声咳嗽,还偷偷地哭过好几回。”王敏敏告诉记者。
  “我现在既当爹又当妈,11月9日敏敏又要透析了,我都给她算着日子。”王宝春说,加上9日的这次透析,正好是第300次了。
  王敏敏告诉记者,她现在正准备参加义工组织的元旦文艺汇演,和另外几个女孩合唱《明天会更好》。尽管离元旦还早,但她已经早早开始准备了,眼下她正在家里背歌词,模拟原唱练习整首歌曲,到时候再合作分段演唱。
背后的故事
村里乡亲和安丘义工都纷纷伸出援手
  “多亏现在政策好,女儿能享受低保,治病的花费能报销一半,隔三差五,就有好心人帮助,不然的话,俺家的情况想都不敢想!”王宝春说,自从女儿出院后,村里老老少少都到家里来送钱、看望孩子,一百、五十,还有十块、二十块的,全村八九十户人家,差不多全来了。从去年开始,镇上又给他父女俩都入了低保;逢年过节,村干部都是来送钱送吃的,嘘寒问暖,让他们父女俩心里热乎乎的。 
  因为所有的钱都用来给敏敏治病了,家里至今仍住着1985年盖的那三间房。因年久失修,房子的西山墙眼看就要塌了,东山墙也漏雨漏得很厉害,每次下雨都得用盆子接雨水。
  今年秋天,村里一位干建筑包工头的乡亲看不下去了,就对王宝春说:“你这房子再不修,砸着人怎么办?我出料出人给你修修,你管个水就行,以后你要是有钱就给个材料费,没钱就算了。”当时正是收花生的时候,大家谁有空谁就来帮工,前前后后干了十多天,总算把房子拾掇起来,现在住在里面总算比较安全了。
  王敏敏的情况也牵动着安丘慈善义工的心。前段时间,慈善义工自发为王敏敏捐款,义工们先后为她送去了5000多元善款。还有一些义工主动到她家中送钱送物,一位叫栾晓涵的义工,怕她透析的时候孤单,经常到她透析所在的市立医院去陪床,陪她说话解闷。11月8日上午记者在安丘市立医院血液透析科采访时,又有一名男子到科里来问敏敏来没来做透析。该院血液透析科的王云护士长告诉记者,时常有些好心人来院看望敏敏。
  眼下,王敏敏家中还有6亩大葱在地里卖不出去,如果按市场价两毛钱一斤卖的话,根本换不了几个钱。安丘慈善义工协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正在策划一个“爱心大葱义卖”活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义工协会会长翟立峰介绍说,“爱心大葱义卖”活动就是发动市民购买爱心葱,再联系一些企业参与进来,大家共同来帮这个不幸家庭一把。
  西挑河村村民姜亦亮说,王宝春为人纯朴正直,在村里人缘极好。他会干木工活,平常谁家门啊、窗子什么的坏了,只要说声,立马就到。另一位姓魏的大娘对记者说:“王宝春在村里的为人,老少爷们没个说不字的。孩子得了这个病,他是既当爹又当妈,真是受了些累!”

乐观的父女俩是医生护士的“开心果”
  在医生和护士的眼中,王敏敏又是怎样的孩子呢?11月8日,记者又来到了王敏敏做透析的医院安丘市立医院,在该院透析科,记者见到了王云护士长,她告诉记者,敏敏是2010年转到他们医院的,现在病情比刚转到他们医院的时候好一些了。两年时间里,医生、护士们与敏敏已经处得很熟了,他们也非常同情敏敏,在他们眼里,敏敏就是大家的“开心果”,她的乐观坚强深深感染着大家。
  “敏敏是一个非常自信、阳光、坚强的女孩。”王云对记者说,有她在的地方,就会有笑声,敏敏常说,好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病人,哭着是一天,笑着也是一天,与其垂头丧气地度日子,还不如开开心心地活出精彩来。平常人得了这种病常会愁眉不展,但在敏敏的脸上,却从没看出一丝悲观情绪。
  “她拿我们当姐姐,我们就拿她当自己的妹妹。”王云说,敏敏还十分好学,由于是卫校学生,因此敏敏会经常留意一些有关自己病情的医学信息、知识,期望对自己的病有帮助。
  王云告诉记者,2010年,敏敏刚开始来医院的时候,做血液透析时需要“直穿”,需要在动脉、静脉各打一针,由于那种针头比较大,打起来特别疼,而且打动脉时很难打,有一次医生没打好,需要再补上一针,敏敏不但没有哭闹、不高兴,反而还和医生讲起了笑话,让本来自觉很尴尬的医生一时竟被逗乐了。尤其敏敏每次做透析时,总会跟病友说笑、逗趣、调节气氛,在她的影响下,这些病友的情绪好转了,病痛随着也减轻了不少。
  王云还说,敏敏和他爸爸王春宝平时都很乐观幽默,两年来,王春宝和病人、家属相处得就跟老朋友一样。有时候一些病号没来陪床的家属、到了吃饭时间需要买饭时,都是王春宝替他们去买,大家都夸王春宝是个热心肠。

敏敏的开朗坚强感染了周围很多病友
  在医院采访过程中,有不少好心人都来向记者打听王敏敏的病情,当得知王敏敏当天并没有来透析时,都纷纷表示会第二天再来,但是,记者询问他们的名字时,他们纷纷表示“我是敏敏的朋友”。
  在病房里,记者采访了王敏敏的病友刘先生,他告诉记者,敏敏非常开朗坚强。之前有一位一起做透析的老太太,每次来都是唉声叹气的,觉得活着是受罪。敏敏就开导她说:“奶奶,你活着不仅是为自己,还是为了陪着你的老伴,还有你的儿女们。如果失去了你,活着的他们该有多么伤心和痛苦?为了身边这些亲人,咱也得好好地活啊。”
  也许是觉得敏敏的话有道理,这位老太太再来做透析的时候情绪明显好转,尤其是孙子孙女们在眼前陪着的时候,老人脸上更加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人们无偿捐遗体和器官的意识在提高
  父女俩双双签下捐献器官的申请书。那么,我市目前遗体捐献和眼角膜捐献的情况怎样?11月8日,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从2003年至今,报名登记捐献遗体的人数为111人,已实现遗体捐献为9例,眼角膜捐献15例,器官捐献1例。
  我市第一例遗体捐献者是昌邑龙池镇的一位残疾人,他于2006年进行了遗体捐献。我市第一例眼角膜捐献者是潍坊市福利院的孤儿党勇,是于2007年2月捐献的,捐献时他的年龄为22岁。我市第一例器官捐献者是高密市一名22岁的男性志愿者,2012年1月捐献的。其中最大的捐献者年龄为94岁,最小的捐献者年龄是1周岁。
  自今年1月份以来,全市已有7位志愿者成功捐献眼角膜,通过今年这个数字说明,人们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意识明显提高。
  A4、A5版文/图 本报记者 侯江宏 王路欣 王玉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