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已形成 |
“更公平”意味着什么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强调“更公平” 收入增速赶不上经济 “‘更公平’的提出,说明党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上决心更坚定,方向更明确。”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代表说,当前既要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尽力把蛋糕分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百姓腰包也越来越鼓。然而,居民收入增长步伐仍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2001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7%。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仍横亘着一道道“鸿沟”。 “企业职工退休金比公务员每月平均低1500元。”十八大代表、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杰说,“企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下,人们都争着往公务员队伍挤,而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缺乏吸引力。” “我国分配领域的问题表现为收入差距过大,其实质是分配不公。”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认为,具体表现为劳资关系中资强劳弱、农民工与城市文明相对隔离、对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市场评判标准和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何为“更公平” 打破不劳而获“金饭碗” “报告中出现20多次‘公平’,这表明党将以更大决心和努力,让公平理念更深入人心,让百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代表说。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十八大报告的论述,引起代表们强烈共鸣。代表们认为,这表明我国将从追求“国富”转向更追求“民富”。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代表说,“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居民,无论是生活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生活在西部内陆省份,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能够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都能够获得质量相对高的公共服务,都能够公平分享发展的成果。” 代表们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并不是回到过去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而是要打破不劳而获的“金饭碗”。十八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卢希说,收入公平不是收入相等,不同人的能力、经验及所付出努力不相同,劳动报酬不可能完全相同。
如何“更公平” 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手段使劳动报酬增长水平和企业利润增长同步,另一方面,政府要解决市场、企业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更高要求。”十八大代表、山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杨怀恩说。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应以一次分配为主,二次分配为补充。二次分配中,可以通过对富人增税,来补贴低收入人群,实现公平和效率。 就在几天前,十八大新闻发言人蔡名照表示,中央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目前有关部门在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已形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正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改革总体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 人们期待,“更公平”的思路,能融入方案之中。 据新华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