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超市出借便民雨伞,顾客需要先交押金。 |
|

|
|
◎记者走访城区商场、银行发现,借伞需交押金或不外借 ◎商场方面表示,即便收取押金还有 便民伞有去无回 11月10日,一场大雨突袭我市城区,由于恰逢周末,许多外出购物、办事的市民被困。当天,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商场、银行等公共场所发现,这些场所租借便民伞的服务慢慢“消亡”,有些场所想借伞得先交25元押金,有些场所会撑伞将顾客送到车上,很少对外借伞。商场方面表示,尽管收取押金,80%的便民伞还是有借无还。
借伞得先交25元押金 当天下午4时许,记者在高新区谷德广场看到,佳乐家超市门前聚集着许多被大雨挡住去路的市民。然而,记者在超市入口处,并没有看到便民伞的踪迹。随后,记者来到超市二楼,在一根柱子后面发现了两排便民伞,虽然不少市民被困,但是极少有市民前来询问便民伞的情况。记者发现,两排便民伞都上了锁,需要超市工作人员用钥匙解下,总共12把便民伞,只被“借”走了5把。 就在记者进行采访时,两名市民来到超市总服务台咨询便民伞的情况,在各交了25元押金并留下联系方式后,工作人员解下两把便民伞交给他们。“雨伞放得太隐蔽,刚才没看见,可能是距离服务台近便于登记,只要交25元押金,一个星期之内归还就可以退还押金,挺方便的。”其中一名市民说,可是他就怕把还伞这事给忘记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城区另外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在超市门口基本上只有便民伞的“伞架”,即便有便民伞供租赁,租赁的市民也非常少。城区的几家银行也同样是如此,一名刚到银行办理完业务的市民告诉记者,银行的工作人员下雨时会撑伞将顾客送到车上,但是很少对外租借。 便民伞八成有去无回 高新区一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起初每逢下雨,他们都会为顾客免费提供雨伞,但事后归还的顾客少之又少。有时,顾客借走的伞归还时已经损坏了,而他们也不好让顾客赔偿。后来他们改变了服务方式,让超市工作人员撑伞将顾客送到方便乘车的地方,不再对外借伞。但是如此一来,顾客还是不满意,称他们回家还是会被淋到。 “免费租借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就算是交押金租借,还是有80%的便民伞有借无还,就更不用说免费租借了。”这名负责人说。 奎文区潍州路一家工商银行网点的负责人王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原本他们银行内有不少便民伞免费出借,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多数便民雨伞有借无还。即便是还回来的,大多也已经面目全非,根本不能用了。“有些顾客不爱惜,借回家后随手一扔,等还回来时,这些伞不是伞骨断了就是边角脱线了。”王先生说,这些雨伞每把成本要十几元,如果一借不还或者被损坏的话,这笔开销他们也很难承担。考虑到成本问题,他们对借出便民伞有数量限制,往往只提供给大客户或撑伞将顾客送到停车的地方。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市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个别人把“便民雨伞”占为己有是很不应该的,但是,相关部门是不是也应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专人负责,谁丢失谁赔偿,明确责任,管理到位;另外,便民伞上可以印上一些醒目的标记或宣传语。比如“借走请归还”“这次雨伞方便了您,下次雨天能方便他”“爱心相传,风雨无忧”等温馨提示语,这样既可以起到监督作用,还可以时刻提醒借伞者早日归还。 文/图 本报记者 吴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