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1日上午,潍城区望留街道刘家庄子村举行了十世祖刘应节墓碑竣工典礼。刘应节,明朝中期声名显赫的人物,官至刑部尚书,与人们熟知的张居正、戚继光同朝为官,晚年更以回乡创办麓台书院教书育人而闻名遐迩。 11日10时许,刘家庄子村“十世祖刘应节墓碑竣工典礼”正式开始。鞭炮齐鸣中,几位村民将大石碑上的红布拉下,只见碑的正面刻着“刘公讳应节之墓”及“从二十三世到二十九世孙敬立”等字样;背面刻着刘应节历任的职务和万历皇帝追赠他为太子少保的圣旨全文。 据村民们介绍,由于种种原因,刘应节的墓从老潍县城里迁到现在所在的刘家庄子时并没有重新立碑。从今年3月份,村里共有320多人捐了5万多元进行修碑,并定于11日进行墓碑竣工典礼。 刘应节(1517~1591),字子和,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他任山西按察司副使,1567年(隆庆元年)调任河南巡抚,1574年(万历二年)晋升南京工部尚书,第二年,又改任刑部尚书。因受锦衣卫首脑冯邦宁、首辅张居正等人排挤,遂上书求归,1576年(万历四年)他回到家乡。回乡后,他出资修建了“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奖掖后进,十九年间培育英才无数。刘应节不仅为官清正,善于作战,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其中《蓟门奏议》、《沿边军筹》、《白川文集》等颇有水平。1591年(万历十九年)去世。吊唁者络绎不绝,万历皇帝遣使凭吊,并追赠他为太子少保。 (记者 孙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