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电商“双十一”促销战昨热闹开打,消费者吐槽购物不易 ◎线下快递如逢春运,不少网店提前告知买家会延迟发货 11月11日凌晨,多家电商的光棍节促销引发全民疯抢,打着“全场5折、全国包邮、仅此一天”宣传广告的天猫第一分钟订单交易量达19.2万笔,为去年的四倍。截至11日上午8时16分,支付宝总销售额达50亿元,刷新去年“双十一”全天的支付宝总交易额。记者11日零时体验多家电商平台发现,尽管不少商品确实降幅达到5折以上,但仍有部分商品折后价较十月份优惠幅度不大,而网页瘫痪、支付困难、商品缺货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天猫方面回应称,虽然在“双十一”前已经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但支付流畅还需银行系统等配合。 消费者叹成手机灾难日 据7日出炉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电商“双十一”网购促销季调查数据与点评》显示,2012年“光棍节”期间,409家相关商城中约有77.5%商城表示在“双十一”期间将推出促销活动。 “大人,元芳提醒您,还有4小时就双十一啦……”“双十一”还没开始,不少网友就反映,频繁的促销短信成了他们的手机灾难日。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东八里庄附近的邬女士只是众多经常网购市民中的一位。她告诉记者,有关“双十一”促销的短信其实早在一周前就已开始,但一天最多一两条,直到9日,所有商家跟说好似的,一会儿一条,手机足足响了20下。 “双十一”是大多数商家冲钻、冲冠的关键时期。殊不知,如此密集的短信轰炸却让消费者产生了逆反心理。 零时刚过就遭遇付款难 如果说短信轰炸只是一个前哨的话,那么11日零时开始的大促销才是真正的战争。不过对于那些早早地就将要购买的商品放进购物车,准备活动一开始就下单付款的网友来说,大促销的开始却成了噩梦的开始。 “提前好几天就看了各种双十一攻略,将需要买的商品早早地放入了购物车,就怕碰上缺货的情况。”已连续为“双十一”摩拳擦掌了好几天的顾客孙女士说。 不过孙女士碰上的不是缺货,而是付款难。据孙女士介绍,当自己在零时之后,将需要购买的东西拍好,准备下单时却发现,系统总是提示她“××银行付款的人数太多,继续等待或选择其他的付款方式”。这让孙女士很头疼。连续刷新了十几次,付款依然不成功。最终用了一个小时,孙女士才成功拍下了心仪的商品。和孙女士遭遇相同的网友不在少数。更有网友吐槽称:“我买口锅容易嘛”。 零时42分,支付宝官方微博称,由于流量巨大,招商银行的系统出现拥堵现象,银行的工作人员正紧急处理中。此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的支付通道先后被宣告处于繁忙状态。 支付宝70分钟交易20亿 在杭州华星时代广场天猫总部三楼的一间办公室内,一张背景为全国地图的淘宝交易实时区域动态图被投影在大屏幕上。每当线上有一笔交易成功下单,一根直线就会从地图上的买家所在地射向卖家所在城市。11日零时,“双十一”的打折窗口刚开启,下单频率急速加快,地图上已处于万箭齐发的状态。 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零点后的第1分钟,天猫等网站就吸引了1000万人涌入,去年同一时间的流量为342万人。10分钟后,支付宝交易额即突破2.5亿元,去年的“双十一”交易额破亿用时8分钟。15分钟后,即有商家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38分钟后,支付宝交易额突破10亿元;70分钟,这一数字更新为20亿元。 据“天猫”网络商城新浪官方微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1日24时,该商城当天累积的支付宝总交易额达到191亿元。 不少商家声明延迟发货 网购的井喷是快递企业快速“扩产”的主要动力。目前,网购件已占据“三通一达”等大型快递企业业务量的50%-60%。 去年11月11日—13日期间,国内快递业务量日均突破1600万件,不少企业快件积压明显,一些派件延误严重。今年的“光棍节”前夕,除几家主要电商外,一些家电、服饰等传统企业的电商平台也参与进来,业界预计各大电商的日订单量或将超过4000万单。 为了解决往年促销中物流爆仓的问题,各大电商纷纷在物流配送中升级服务,希望尽快把电商大促销中抢购的商品送到用户手中。不过仍有不少店家在网友下单前已提前声明,快递肯定会延迟。 “亲,最近是双十一期间,由于全淘宝量大,快递会爆仓,速度会延迟3-10天,请买家注意。”不少卖家都会这样提醒顾客。 目前各快递公司订单量也是激增。对于已经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来说,只能希望等货的时间别太漫长。 本报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新闻晚报》、《成都日报》等报道
新闻延伸 切勿盲目追求网店所谓的“低价” 如今,大部分人都有着这么一种观念,在网络时代,货比三家要比从前容易的多。但实际上,在各种优惠、便利、返券、折扣充斥的当下,消费者反而分不清一件产品的价格到底谁高谁低。尽管动动鼠标很容易,商品的基础价格也容易查到,但真想要看清一件心仪之物的入手成本却很难:是否有优惠折扣、是否有买多少送多少的返券返利、甚至还要算上送货成本与时间。 商家们利用着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口号表明着自己的产品有多优惠,但从效果来讲这些优惠很多时候不但没给消费者带来太多的实际优惠,反而成为了商家们掩饰用的障眼法,甚至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消费者表示:“还是等商场打折,现场看好直接掏钱靠谱。” 电商“猛火力”集中促销,业内人士对这一趋势并不看好。一位电商行业专家表示,“双十一”对中国电子商务不一定会是好事。 促销太过集中,会导致在本来可以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从全年的整体销售情况来看,只会为商家带来瞬间的销售增长,而并非整体的业绩。这种瞬间增长却还让商家面临仓储、物流、客服等环节上的瓶颈。 该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国内电商的发展速度和降价空间来看,若将低价促销从固定时间发展成一种贯穿全年的常态促销,才是中国电商行业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