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上任仅八周,BBC总裁辞职
2012年1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任仅八周,BBC总裁辞职
  这是2012年10月23日,恩特威斯尔在伦敦出席议会听证会后接受采访时的资料照片。 东方IC供图
   11月10日,乔治·恩特威斯尔宣布辞职后回到自己位于伦敦的家中。 新华社发



◎恩特威斯尔称近期“异常”状况令他决意引退 ◎重头栏目出现大错,BBC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
  英国广播公司(BBC)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当地时间11月10日宣布辞职,称英国广播公司近期“异常”状况令他决意引退。当天早些时候,恩特威斯尔刚出面道歉,针对上月BBC取消一档新闻调查节目,被外界指责替公司已故著名节目主持人吉米·萨维尔护短遮丑,现在这家媒体又因播出一档节目,不恰当影射一名保守党资深政客性侵儿童,他承认不应该播出这期“根本错误”的节目,但当时表示他不会辞职担责。

“短命”总裁 上任八周,做了件“体面的事”
  在英国广播公司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总部大楼外,恩特威斯尔10日说,自己要做件“体面的事”,辞职离开。此时距离他走马上任仅8个星期。
  “获任(总裁)职务时,我已有23年出版人和英国广播公司领导者工作经验,”恩特威斯尔说,“我相信委托人选出了这一职务的最佳人选,选出应对今后挑战与机遇的正确人员。然而,最近数周发生的异常事件让我认为,英国广播公司应当再择新的掌舵者。”
  10日当天,恩特威斯尔立场发生巨大变化。他早些时候为英国广播公司影射保守党政客道歉时坚称,自己没有辞职计划。
  恩特威斯尔两个月前接任英国广播公司总裁。他的前任马克·汤普森8月获任美国纽约时报公司首席执行官,定于今年12月正式上任。

别无选择 重头栏目出错,公众猛烈抨击
  英国议会下院文化、新闻和体育委员会主席约翰·惠廷代尔说,恩特威斯尔除了辞职别无选择,因为最近丑闻令外界认为英国广播公司管理层已经失去对这一新闻机构的掌控。
  惠廷代尔说:“连日来发生的状况极大地削弱了他(恩特威斯尔)的威信和可信度。他在这样的局面下难以继续工作。”
  在恩特威斯尔任期内,先是英国广播公司已故著名节目主持人吉米·萨维尔被曝性侵多人,公司却于10月取消一档新闻调查节目,被外界指责替萨维尔护短遮丑。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重头栏目《新闻之夜》播出性侵受害人史蒂文·梅沙姆遭遇,谣言一时间汇聚议会上议院议员阿利斯泰尔·麦卡尔平,后者断然否认,威胁诉诸法律。
  梅沙姆稍后发觉性侵者另有其人,发表声明,证实麦卡尔平清白并表示歉意,令公众猛烈抨击《新闻之夜》不审慎。
信誉待补 状况太多,BBC面临信任危机
  恩特威斯尔10日道歉,承认不应播出《新闻之夜》那期“根本错误”的节目,但辩称节目播出前,他并不知情。
  然而,这一说法再度引发批评。政界与媒体人士质疑,英国广播公司已因萨维尔丑闻陷入信任危机,何以在播出类似性侵相关节目时如此疏忽;另外,恩特威斯尔作为公司领导者,竟自称不知情。
  这家媒体的管理机构、即英国广播公司理事会主席克里斯·帕滕把10日形容为自身“公众生涯中最糟时日之一”,但认可恩特威斯尔辞职所展现出的勇气。
  帕滕说,英国广播公司对自身的定位是公众信得过的全球新闻机构,恩特威斯尔作为其领导人,为公众无法接受的错误担责,是体面做法。恩特威斯尔职务将暂由英国广播公司音频与音乐部门主管蒂姆·戴维代理。
  文化大臣玛丽亚·米勒欢迎恩特威斯尔辞职决定,称一决定“令人遗憾,但正确”。
  “重要的是,这一重要国家(新闻)机构的可信度和公众信心得以修复。对英国广播公司而言,现在至关重要的是使其运作体系回到正轨,确保制作一流新闻和时事节目。”
◎相关新闻
局长辞职时机敏感,引发“阴谋论”争辩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中情局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当地时间9日宣布辞职,适逢大选投票日结束之时,且距离其出席国会听证会、解释美国驻班加西使馆遇袭一事也不足一星期,因此保守派纷纷质疑,白宫有否蓄意掩饰丑闻以避免影响总统奥巴马连任。
  报道称,彼得雷乌斯辞职的消息传出之后,传媒大亨默多克立刻在网上发表文章称,辞职一事“时机、所有东西都可疑,一定另有内情”;小布什时代曾任白宫发言人的佩里诺接受访问时也说,彼得雷乌斯原定5天后到参院出席听证会,解释驻利比亚使馆遇袭事件,现在对方既已辞职,安排自然取消,难免令人揣测当中有疑点。
  其他一众美国保守派评论员也纷纷加入了战团。节目女主持人英格拉哈姆质疑,事件到底是“巧合”,还是“奥巴马要赶他(彼得雷乌斯)走”;右派舆论重镇《每周标准》的记者海斯也说,这件事到底有谁知道,而且什么时候就已经知道,种种细节都让人产生怀疑,如果联邦调查局局长穆勒向白宫隐瞒了事件,或者奥巴马向国民隐瞒了事件,那么“就是重大丑闻”。
  在保守派之外,《华盛顿邮报》的政评专家克莱因也提出疑问,说外界现在的论调是彼得雷乌斯一旦卷入婚外情,可能受到敌对势力要挟,但问题是当事人如果把事情公开,比如向妻子及白宫坦白,那么还有谁可以勒索彼得雷乌斯?
  不过在批评的同时,也有保守派重量级人物为彼得雷乌斯辩护。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发表声明,感谢彼得雷乌斯报效国家,并说自己会为对方及其家人祈祷。保守派外交及军事专家布特也说,彼得雷乌斯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极少人的成就比他更高。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