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B03版:潍坊革命遗址概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平凡老屋历尽沧桑 烈士已去英名长存
2012年1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老屋历尽沧桑 烈士已去英名长存




  2010年,中共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了全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市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情况。据统计,全市共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208处。其中,革命人物故居38处。就故居而言,潍坊保护较好的有王尽美故居(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龙甲故居(1980年4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数十处,其中有一部分故居还是当年革命活动的场所。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不仅是对烈士的缅怀,更重要的是对后人的激励和鼓舞。
张玉山故居
  张玉山故居位于寿光市台头镇张家庄。该村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张玉山故居又是潍坊市第一个党支部——寿广支部以及第一届寿光县委成立旧址。今年,寿光市投资60万元,整修了张玉山故居,并进行了布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革命先驱张玉山为寿光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壮丽人生。2012年6月,张玉山故居被确定为“潍坊市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人物
利用乡村教育开展活动
  张玉山(1898-1927),原名张振儒,字玉山,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第一师范学校。与本班同学延伯真等9人组建了一个进步团体——青年互助社,以研究新文化、发展乡村教育为宗旨,走教育救国的道路。1922年,他因肺病辍学回家休养,仍带病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并宣传新思想,学习新文化。
  1924年4月,张玉山经邓恩铭、延伯真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党。1925年受党的指示,他到崔家庄双凤学校任教,宣传党的主张。
建立潍坊第一个党支部
  1924年8月,中共寿广小组在张家庄成立,张玉山任组长,王云生和广饶县的延安吉任委员。1924年9月,在中共寿广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共寿广支部干事会(即寿广支部),张玉山任书记。中共寿广支部是潍坊大地的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1925年3月,中共寿光支部在张家庄小学建立,张玉山任书记,王云生、李铁梅任委员。1926年8月,中共寿光支部在省地执委的领导和直接帮助下,在张家庄正式建立了中共寿光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后改称中共寿光县委),张玉山任县地执委书记。
带病领导寿光革命活动
  1927年,张玉山病情越来越严重,但是仍顽强工作,带病先后去济南、益都等地参加会议,并领导全县人民胜利地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抗粮抗捐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根据寿光的斗争形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寿光国共合作的局面,在全国彻底破裂后又维持了一年半之久,为寿光革命形势的发展赢得了时间。繁重的革命工作,艰苦的斗争环境,使张玉山病情不断恶化。1927年12月18日,张玉山病逝,时年29岁。张玉山逝世后,寿光党组织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解放后,中共寿光县委在烈士陵园为张玉山建立了纪念碑。
◎相关链接
张玉山烈士墓
  张玉山烈士墓位于张家庄村南,有一砖围花墙,内有二墓,碑后为张玉山墓,东南侧为其兄张连儒墓。张玉山墓碑高1.7米,宽0.7米,基座三层,层高约0.3米,1989年12月由寿光县委、县政府在张玉山逝世62周年时立。2011年4月,被公布为寿光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保三故居
  马保三的故乡寿光市台头镇牛头镇村是寿光市最大的自然村,以“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而远近闻名,是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发祥地。马保三故居位于村的西北部,是牛头镇起义时的领导机关所在地。故居建于1852年,院落南北长21.3米,东西宽21米。院内有北屋7间,每间东西宽大约4.8米,砖土混合墙身,草脊,木方格窄棂窗,东端三间为马保三住处,后因年久失修,1985年倒塌损毁,南屋三间,70年代倒塌损毁。1997年,村里进行了修缮。故居内有石磨、书橱、长条凳、饭桌等物品。原先院中还挖有地道,墙中设有夹壁,现已损坏。今年,寿光市投巨资翻修了马保三故居的北屋,并原样恢复东、西、南屋,现正在布展当中。2011年4月,故居被公布为寿光市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人物
在东北及朝鲜仁川组织领导中国劳工抗日
  马保三(1887-1964),原名马鉴堂,曾化名张炳炎,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统战部原部长,山东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4年8月,马保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寿光县农民协会主席,同年8月任中共寿光县委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他为躲避敌人追捕出走东北,曾在东北、朝鲜仁川组织成立中华劳动组合会,领导中国劳工开展抗日活动。1933年8月返乡被捕,后经多方营救出狱。
创建八支队东征西战打击日寇屡建奇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马保三组织了抗日武装。12月率子、孙三代一起参加抗日武装起义,被推举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指挥,是八支队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多次与国民党县政府及土顽谈判,机智果断地指挥了王胡城截枪、夜袭保枪团等战斗,指挥三里庄伏击战,夺取日寇汽车、巧歼伪韩营。他在任鲁东抗日游击队总指挥后,率部东征掖黄,回师邹长,转战鲁东南,谋划指挥了数次著名战斗,屡建奇功。
牟洪礼故居
  牟洪礼故居位于寒亭区高里街道一孔桥社区牟家院村中心街以北,西起第五条胡同内。牟洪礼故居修建于上世纪20年代,独立院落,有正房四间,北屋的东山为夹心墙,筑有暗室,最东间的土炕下有暗道想通。牟洪礼和许多同志因此躲过了敌人的多次追捕。有东屋西屋各两间,门口西开。现屋内有纺车一架,椅子、板凳、双屉桌、木汤勺、陶罐各一件,其它老式物件若干。从1923年开始,这里就是牟洪礼居住、生活和开展革命工作的场所。牟洪礼多次在此召开党的会议,研究、部署革命工作。1926年,潍北第一个党支部——牟家院小庄子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间房子里。

◎革命人物
是潍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牟洪礼,字修五、曾用名李若水、孟名三,1905年出生于潍县牟家院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冬考入济南工业染织学校(原省立模范染织讲习所),1925年春经教师宋伯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业期满后,回乡在本村开办小纺织厂,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6月,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他任农民委员,是潍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并分工潍北一带建党工作。不久,他建立了牟家院小庄子支部,任支部书记。随后,又在小庄子、荆科、柳疃等村建立了党支部。1929年初,潍县党的支部发展到13个,党员81人。1927年冬,县执委改为县委,牟洪礼仍任农民委员,并兼任城北区区委书记。
冠头诗传达庄龙甲遇害消息
  1928年8月后,他先后任中共潍县临时县委、特支、县委委员,并协助书记主持县委工作。12月12日,县委书记庄龙甲在南流镇被国民党杀害。牟洪礼扮成小贩,亲赴南流镇调查,弄清了真相。他星夜赶到庄家村召开县委紧急会议,散会时在一空烟盒上写下“老子英雄儿好汉,庄稼不收年年盼;死而复生精神存,在与不在何必言;南北东西人知晓,流芳百世千古传”的冠头诗,将庄龙甲牺牲的消息委婉地转告给同志们和庄龙甲的亲属。年底,国民党下令通辑牟洪礼。
  1929年2月,牟洪礼调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4月,调淄(川)博(山)张(店)地区工作,不久调回青岛市委。期间,他协助张英铲除了叛徒丁维尊、王复元。12月,任中共山东临时省委候补委员和青岛市委书记。1930年3月,任省临委委员。5月底,奉调中央。7月,任河南省郑州市委书记。1931年1月18日,调任开封市委书记,3月26日被捕,5月9日被秘密杀害,年仅26岁。
卢志英故居
  卢志英烈士故居位于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太保庄街道望仙埠村251号,前面是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故居现有房屋系由原平房翻建,共五间房。房间堂屋正面挂有卢志英烈士遗像,侧面挂有卢志英烈士简介和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的“卢志英烈士纪念馆”匾额,四周陈列着卢志英生前用过的皮箱、木箱、床等遗物,另有卢志英儿子卢大容寄回的书信等。故居是当地中小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革命人物
获“铁桶计划”情报挽救工农红军
  卢志英(1906-1948),望仙埠村人。谱名宗江,又名子江,号育生,曾用名卢涛、王殿臣、周志坤等。1925年,卢志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军委派卢志英去西安争取杨虎成将军,发展党的统一战线。1932年,卢志英调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1934年夏,党组织派卢志英、张育民夫妇前往江西做地下军事情报工作。卢志英打入国民党江西赣北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的司令部。在争取莫雄的同时,为我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获得许多重要情报。10月初,通过莫雄与项与年等人将蒋介石布置的围剿红军的“铁桶计划”会议的一套绝密文件全部搞到手,并连夜密抄到4本《学生字典》内,由南昌地下交通站报送瑞金党中央。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毛泽东曾说:“搞这份情报的同志是有功劳的”。
陈毅称赞“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家”
  “七七”事变后,卢志英接受了组建上海地下抗日军事情报网的重任。1938年后,卢志英(化名周志坤)奉命于宁沪一带,发动地下武装,组织抗日游击队,有力地配合了陈毅、粟裕领导的著名的黄桥战役。战役后组织起苏北联合抗日部队,卢志英亲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由陈毅直接领导,陈毅司令曾称赞“周志坤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家。”1942年后,卢志英在上海领导宁、沪、杭一带秘密情报工作,1947年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就义于南京。

潍坊市革命人物故居一览表 潍坊市革命人物故居一览表 潍坊市革命人物故居一览表
奎文区 庄龙甲故居 梨园街道庄家社区
王全斌故居 廿里堡街道茂子庄
寒亭区 牟洪礼故居 高里街道牟家院村
刘英故居 高里街道马家村
诸城市 王尽美烈士故居 枳沟镇原北杏村
路友于烈士故居 昌城镇原路家道口村
臧亦蘧烈士故居遗址 龙都街道原臧家庄村
刁步云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张镛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王富庄村
郭虹隽烈士故居遗址 舜王街道原郭新庄村
曹云卿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南戈庄村
曹涌涛烈士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南戈庄村
钟子传烈士故居遗址 百尺河镇原小仁和前村
杨香斋烈士故居及绕子阿地下交通站旧址 林家村镇原竹园村
陶钝故居遗址 昌城镇原徐家河岔村
王翔千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愿坚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志坚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辩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王希坚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相州七村
李宇超故居遗址 舜王街道原东臧家庄村
王东年故居遗址 枳沟镇原北杏村
王盈故居遗址 枳沟镇原北杏村
王国栋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北王庄村
崔嵬故居遗址 昌城镇原王家巴山村
韩铁英故居遗址 昌城镇原乔家巴山村
赵欣故居遗址 相州镇原西霞岗村
李瑞兰故居 石桥子镇原刘家庄村
寿光市 马保三故居 台头镇牛头镇村
张玉山故居 台头镇张家庄村
王道全故居 孙家集街道丰顺王村
王文轩故居 孙家集街道丰顺王村
临朐县 刘冰故居遗址 城关街道凤凰村
向明故居遗址 辛寨镇博崖村
段亦民故居遗址 龙岗镇黄山店村
刘瑞卿烈士故居遗址 五井镇桥头村
昌乐县 赵西林故居 乔官镇赵家淳于村
峡山生态区 卢志英烈士故居 太保庄街道望仙埠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