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妻子两手间齐作虎的颅骨处只有一层皮。 |
|

|
|
◎昌邑农民齐作虎因脑瘤手术致部分颅骨缺失已一年半 ◎债台高筑没钱后续治疗,睡觉得把头包起来以免碰着 昌邑市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徐林庄村今年50岁的齐作虎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外出打工,妻子在家种地,两个女儿孝顺懂事。然而2011年6月的一天,齐作虎在一次干活时突然晕倒,随后几天症状不断加重,送医院后被确诊为脑瘤。经医治出院后的他现在每天与病痛、药物为伴,至今头部左侧的部分颅骨仍然缺失,修复手术还需要五六万元。面对不幸,齐作虎并没有悲观,他希望有一天能好起来,撑起这个四口之家,也能报答乡亲的恩情。
家中没钱买煤生炉子 11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齐作虎家,一扇锈迹斑斑的破铁门敞开着,小院中一位身穿旧棉袄的中年妇女正在晾晒窗台上的几个玉米棒子。看到记者,中年妇女忙停下手里的活招呼记者进屋,她就是齐作虎的妻子徐翠华。 一进屋,记者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迎面的桌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屋内光线昏暗,而且比屋外还要冷。“家里还没生炉子,等天气更冷点再生,我从邻里乡亲那淘换来不少木头,没钱买煤,今冬就烧这个了。我是好说,就怕冻着他爹。”徐翠华说。 来到里屋,记者见到了卧病在床的齐作虎。他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面部发黄,精神状态看上去特别差。头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左额头摸上去软软的。齐作虎告诉记者,他左侧部分颅骨在做开颅手术时被摘除了,只有一层薄薄的头皮覆盖着,等有钱了就做手术把颅骨再补上。在与记者交流过程中,齐作虎的反应和语速特别慢,有时候说话还颠三倒四。 齐作虎说,2011年6月的一天,他正在昌邑城区一家工厂里做木工,突然觉得头疼头晕,脑子迷糊,他就请假回家了。休息了一天也没见好转,随后几天越来越厉害,他就到昌邑市人民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脑瘤。 为筹医药费借遍亲朋 去年6月10日,齐作虎接受了开颅肿瘤摘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在医院一住就是72天。手术当天就花费了近2万元,后续的治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中的积蓄很快就花完了。为了给丈夫治病,徐翠华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和乡亲,再也拿不出住院费用,只好选择出院回家服药治疗。出院时医生告知,再过几天就能做颅骨修补手术了,四五万元就够了,然而当时他们家已欠下了八九万元的债务。 徐翠华告诉记者,丈夫术后身体状况恢复得还可以,但由于没钱继续治疗,他的精神状态特别差,记忆力也不行了,经常忘事,说话也迷迷糊糊的,医生说想恢复到生病之前的状态已经不大可能。 徐翠华说,去年丈夫生病之后,一直是她和大伯哥、嫂还有几个大姑子、小姑子在医院轮流照顾,家里的农活几乎全都是邻里乡亲们帮着干的。由于没人浇地,今年小麦也没有种,棉花也是靠她和女儿采摘的,就靠卖棉花的钱给丈夫治病,但是那点钱远远不够手术费用。如今,丈夫急需进行颅骨修补手术,把缺失的颅骨补上,但家里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小女儿想辍学救父 生病前,齐作虎靠着一手不错的木工手艺打工,还为村民制作家具,一个月的收入也能有3000元左右。现在,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倒下了,没有了经济来源,小女儿齐芳宁面临辍学的境地。 “两个孩子都特别懂事,大女儿刚出嫁,往家跑得也勤,小女儿放假就回来帮我种地。小女儿学习成绩一直都挺不错的,今年考进了昌邑市文山中学。但是自从他爹生病,家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差。”徐翠华对记者说,上个月小女儿回来要300元钱的费用,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那些钱,孩子就瞒着家人,跑出去打了四天工,挣了300块钱,还是人家老板知道情况后多给的。“一个15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啊,苦了孩子了。人家的孩子回学校都是大包小包的带东西,俺闺女就是馒头咸菜。”徐翠华心疼地说。 徐翠华告诉记者,突然有一天,小女儿说不上学了,要出去挣钱给父亲动手术,在家没几天,学校的老师就来到他们家,说孩子学习那么好,无论如何不能耽误了。没过几天,孩子又想回家,这样哪有心学习啊。 现在,齐作虎晚上睡觉都得把头包起来,常去的地方的门框也都绑着棉絮,怕碰着头。“有时候他一低头我都能看到脑浆一鼓一鼓的,真让人揪心啊。我多么希望得病的是我,不是老齐,我病倒了还有老齐撑着这个家,现在只能靠亲戚们的帮助。我也希望老齐的手术费能快点凑齐,做完手术,老齐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还能干点活,家里才有希望。”徐翠华抹着眼泪对记者说。 文/图 本报记者 齐文 花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