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潍坊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刘白羽多有佳作入教材
2012年1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白羽多有佳作入教材
  1992年,刘白羽回青州老家时,到青州一中校园与部分师生交谈。
  刘白羽 



  刘白羽1916年生于北京,祖籍青州。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刘白羽受党中央派遣,前往重庆,一方面向大后方进步文化界传达毛泽东同志在会上的讲话精神,另一方面调查国统区文艺运动情况。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刘白羽成为我国文坛的巨将。他的《长江三日》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学、大学教材。1992年,他回青州寻亲问祖,激动地向围观者大声宣布:“乡亲们哪,我的老家在青州,咱们是一家人哪!”

给毛主席写信要求上前线搜集材料写作
  刘白羽幼年开始读唐诗宋词,后来转向五四新文学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再后来接触外国文学。刘白羽说:“我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丢掉了继续升学的机会,没进大学门,算是‘自学成才’!”1936年,年仅19岁的刘白羽,除了为生计做工,业余时间,总爱到附近的北京图书馆阅读进步书刊,从中吸取营养。
  这一年,刘白羽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冰天》,贴上半分邮票,投寄到上海《文学》杂志社。时任主编的王统照先生,从众多来稿中挑选出来,发表在3月号上。《文学》9月号上又发表了刘白羽的小说《草原上》。
  祖国的危难,民族的屈辱,把刘白羽从文学的象牙塔,拉到了血与火的烽烟战场。1938年2月,刘白羽在红军第一个剧团——八一剧团发起人赵品三的护送下到达延安。刘白羽到达延安后,曾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要求上前线搜集材料写作。1938年4月,毛泽东约见他与金肇野、汪洋、林山等人谈话,同意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到前线去工作,毛泽东主席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抗战文艺工作团”,并给他们写了一封介绍信。5月间,抗战文艺工作团出发时,毛泽东主席又以他本人和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的名义,给各部队政治部发去了专电。
  刘白羽深入到抗日第一线后,获得了真正与工农兵群众接触的机会,使自己的创作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创作出了《五台山下》、《龙烟村纪事》、《幸福》等短篇小说。刘白羽还撰写了赞美人民抗日领袖的《八路军七将领》报告文学集和专门介绍朱德总司令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海》。抗战期间,刘白羽很善于运用报告文学。他的《逃出北平》真实地写出了流亡生活中颠沛流离的境况,没有过多渲染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去重庆传达讲话精神
  1942年4月间,毛泽东同志连续三次约见刘白羽,向他询问文艺界的情况,听取刘白羽关于文艺界问题的汇报。在第三次毛泽东向刘白羽阐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时,已临近中午,贺龙同志从前线来了,主席挽留二人共同吃饭。毛主席亲自给贺龙、刘白羽每人盛上一碗米饭,席间,还不停地往二人碗里夹土豆。饭后,毛泽东提出了要召开文艺座谈会的设想。
  刘白羽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马上深入部队,除写了大量通讯报道外,主要致力于小说创作。创作上,刘白羽突破原先风格,获得新成就。出自他手的《政治委员》、《战火纷飞》、《血缘》等作品,产生了较大影响,被收入《中国短篇小说集》。
  1944年4月,刘白羽与何其芳同志,受党中央派遣前往重庆,一方面向大后方进步文化界传达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另一方面调查国统区文艺运动情况。解放区的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也陆续传到国统区。延安流行的《兄妹开荒》、《军民联欢》等秧歌剧,都被搬上重庆舞台和流行在重庆街头,让广大群众耳目一新。
  1946刘白羽撰写的《环行东北》,以宏大的规格,反映了东北地区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该篇是他作为“军调部东北执行小组”的记者进入东北后,在进行广泛深入、细致采访的基础上,用了半年多时间写成的。该篇共十三章,介绍了在艰苦环境里,英勇斗争的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等人民英雄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环行东北》运用较多篇幅,报道了东北解放区实行土改后,给人民带来的翻身喜悦和民族政权建设的变化。刘白羽参加了解放东北战争后,还连续写了《光明照耀着沈阳》、《历史的暴风雨》、《为祖国而战》等名篇。
《第二个太阳》 获茅盾文学奖
  解放战争时期,刘白羽紧密配合形势,全力投入报告文学的采写。1949年1月,刘白羽随军从山海关直下平津地区,撰写了《人民历史新的一页》。2月15日,新华社又刊发了他的《沸腾了的北京城》。6月间,完成了《横断中原》的采写,及时向全国人民介绍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一路南下的见闻。《火光在前》这部中篇,真实记录了我人民子弟兵为解放全中国,进行最后斗争的壮丽动人场面。作品在对典型环境的渲染和人物塑造上,是相当成功的。
  战争年代,刘白羽冒着生命危险,两次到前线和深入复杂的敌后采访,足迹踏遍晋察冀和太行热土。接着,他又转战大江南北。建国后,刘白羽虽然重任在肩,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等职务,但手中的笔从未放下。
  抗美援朝期间,他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前往朝鲜战场采访。1958年,刘白羽写了《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后选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刘白羽散文选》。1960年,刘白羽又留下许多主题深刻、文字优美、不拘一格的优秀作品。1960年,他旧地重游,写出了革命圣地延安的新变化的散文《红玛瑙》。
  同一年,刘白羽撰写了游记《长江三日》。自古以来,以游历三峡作为题材的文章屡见不鲜,而这一篇却与众不同。它不仅描绘了长江大川中壮丽而优美的三峡胜景,而且还抒发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豪情。阅读这篇游记,就像是欣赏一支长江的赞歌。这篇散文,继承了我国山水游记的一些优秀传统,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创造。它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雄健、浑厚,优美、细腻,连续数十年被收进中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文革”期间,刘白羽被迫中断写作达7年。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他万分悲痛,不顾一切,立刻写下《红太阳颂》的名篇,表达一位老战士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粉碎“四人帮”后,他利用80天时间,就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大作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我的老家在青州 咱们是一家人哪”
  每逢与他人谈起自己家乡,刘白羽常说:“我的老家青州如何、如何……”1992年,76岁的刘白羽曾专程回青州寻亲问祖。他激动地向围观者大声宣布:“乡亲们哪,我的老家在青州,咱们是一家人哪!”
  1994年,由于过度劳累,刘白羽突然感到头脑发麻,以致行走困难,手握不住笔。他被送进医院后,被诊断为神经紊乱症。但是他却硬不服老,病情刚有好转,就拿起笔来,坚持一天写500字,最多时达1500字。半年下来,刘白羽竟然完成7万多字。
  2005年8月24日,刘白羽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