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人物名片 杨守伟,女,1971年生,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护理部主任,高级育婴师,康复保健师,助理社工师,蒙台梭利中级教师,HIV预防先进个人。十多年来,她一直工作在照顾孤残儿童的一线岗位上,先后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中国十大母亲提名等荣誉,今年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报道回顾 2009年11月4日,本报A4版以《杨守伟:甘做孤残儿童的“妈”》为题,报道了她作为潍坊时代功勋人物的风采。 2010年5月9日,本报A4版以《央视评伟大母亲 杨守伟获提名奖》为题,报道了杨守伟在央视网银发时尚频道主办的“10年10大伟大母亲网络评选”中,以130多万的网络投票支持率荣获提名奖,并被邀请至北京接受颁奖。 2011年5月1日,本报A5版,以《她的爱感动了近四亿网民》为题,报道了杨守伟多年来一直奋斗在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一线的事迹。 2012年11月11日,本报A3版《孩子的棉衣,她挨个查》为题,报道了杨守伟启程去北京参加党的十八大的当天上午,还在养护部给孩子们检查过冬衣物。 记者感悟 她把无私母爱 给了所有孩子 结识杨守伟已经七八年,最初认识她时,她就那么默默地忙碌着照顾孤残儿童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工作非常繁琐,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很大,要求一个人要有超常的耐心,但这一切对于杨守伟来说,寻常的不得了,一天又一天,普通而真实。 人们说世间最可贵、无私的爱就是母爱,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更可贵的是,杨守伟不仅把这份母爱给了自己的孩子,还给了那一个个挣扎、残缺的生命。她抱着一个手术的孩子,三天三夜没放下;她日夜守候着那个保温箱里的早产儿,直到孩子长到七八斤重;她不经意间说出的话,永远有“我们院里的孩子可漂亮了”,“我们的宝宝进步可大了”……她把甘于奉献的“母亲精神”给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是的,杨守伟坚守在照顾孤残儿童的岗位上,她把工作看成了生命中的幸福事儿,细致入微地做着所有母亲都会做的事,又做着很多母亲没有做的事。 十几年的工作,杨守伟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光知道埋头苦干的“保姆”。她继续发扬着“母亲精神”,在照顾身边孤残儿童的同时,她发现应该掌握系统、科学的康复教育技能,于是忙里偷闲地学了起来;在呵护身边的孤残儿童时,她又想到了那些视线之外、社区之中的孤残儿童,她希望为那些孩子也送去阳光、温暖和康复…… 杨守伟的默默奉献,杨守伟的不断探索是“母亲精神”的本质,也是“母亲精神”的升华。 本报记者 臧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