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大图:质量好的暖宝宝剪开后里面是均匀的颗粒,于女士所买暖宝宝剪开后粉末已经结块。小图:于女士在地摊上买的暖宝宝。 |
|

|
|
◎市民于女士使用暖宝宝不当,腹部被烫起三个水泡 ◎医生提醒,便宜暖宝宝原料用的是工业铁粉,有辐射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爱美女性为避免着装显得臃肿,都会选择使用暖宝宝御寒。然而,市民于女士近日在使用暖宝宝时直接贴在皮肤上,腹部被烫伤。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面上的“暖宝宝”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医生建议别买“贱货”,这类暖宝宝原料用的是工业铁粉,有辐射。除此之外,市民还应注意使用方法,不要将其直接贴在皮肤上。
使用暖宝宝烫起水泡 11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城区华实小区三号楼于女士家,于女士因使用暖宝宝不当,腹部被烫出3个水泡。于女士给记者拿出她从地摊上买来的暖宝宝。记者留意到,红色的塑料外包装上除几个汉字外都是日文,看过说明后也没搞明白到底该如何使用。 于女士将她用过的一个暖宝宝递给记者,记者用剪刀剪开后发现,里面一些黑褐色粉末已经结成块状,靠近了还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于女士说,这些暖宝宝是她从附近的夜市上买的,才5角钱一个,她觉得便宜就花10元钱买了两大包。 “我以前用过暖宝宝,但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真不该贪小便宜。”于女士虽然觉得懊悔,但她认为也与自己使用不当有关。 质量好坏不知如何辨别 于女士告诉记者,她有痛经的毛病,每次来月经都疼得受不了。后来,她在朋友建议下,每次来月经前,都在小腹处贴上一个暖宝宝,再配合药物就可以减轻疼痛。这个方法效果不错,因此夏天的时候她也会贴一个。她曾就此咨询过医生,医生表示赞同。 “我觉得现在气温低,暖宝宝要贴身用效果才会好,隔着几层衣服会减轻热量。但是没想到,直接贴在皮肤上会烫起水泡。”于女士说,当天贴上暖宝宝后,她就睡了一 觉,睡觉时就觉得腹部很疼,醒后才发现,小腹处被烫起好几个水泡,暖宝宝也掉在床上。 和于女士一样,用暖宝宝缓解疼痛的女性不在少数。与此同时,爱美女士为了让自己穿得美丽动人,也会借助暖宝宝御寒。那市面上的暖宝宝有多少是真的,又该如何辨别优劣?于女士表示,她对此并不清楚。 劣质暖宝宝恐有辐射 记者就此咨询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的陈医生,她告诉记者,暖宝宝本来是医用的,只要是真的就没有副作用,“只要皮肤不过敏、没有破损、没有器质性炎症的部位都可以外用”。不过,陈医生提醒市民,几角钱一个的暖宝宝千万别买,那些暖宝宝填充用的是工业铁粉,有辐射。 陈医生说,质量好的暖宝宝发热料均匀平铺,外边做工圆润,重量适中。因为发热料主要是看纯度,如果纯度不高,一个暖宝宝里面的铁粉少而杂质多,即使再重发热时间和温度也达不到要求。与此同时,这样的暖宝宝贴在身上鼓鼓的,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另外,质量好的暖宝宝用完后不堆积,差的暖宝宝则会出现堆积现象。还有就是,消费者不要迷信商家的宣传,以免被误导,最简单的方法是市民多买几个品牌,亲自试一下。 陈医生说,好的暖宝宝发热时间绝对不会少于12小时,温度也能达到要求;而不好的暖宝宝,发热时间在8-10个小时之间。 “如果能正确使用,暖宝宝对腰、肩、胃、腿及关节等疼痛均有缓解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外出防止冻伤有很好的效果,使用得当,可以发挥其最大作用。”陈医生告诉记者。 文/图 本报记者 吴琼 使用暖宝宝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温度过高会烫伤。发热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读过初中的学生们都知道,组成人体的三大有机物中最主要的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变质温度为68℃,接近或超过这个温度就会造成低温烫伤,由于暖宝宝的自发热特点,贴于衣物内侧的暖宝宝热能会逐渐累积,所以,暖宝宝的自发热温度不宜超过58℃; 2、对婴儿不利。婴儿皮肤很嫩,活动量少,防止低温烫伤; 3、对糖尿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皮肤热敏感度低者不利,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时可配合传统的中药药包共同热敷。热到药到,迅速发挥治疗作用,疗效显著。药力渗入和热作用时间同步,药借热力,热助药性,具有药疗和热疗双重功能; 4、晚上睡觉时不宜使用,防止低温烫伤; 5、避免真空塑料包装袋损伤或破坏,否则产品会失效; 6、若不慎接触到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误食后要立即催吐并就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