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是父母双双下岗,后来父亲又遭遇车祸,使原本就条件一般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本报2011年12月11日以《父残母病,15岁少年不叫苦》为题,报道了安丘15岁男孩战凯杰为家庭分忧、在逆境中发奋学习一事,深深打动了众人的心。温州商人叶先生主动联系记者,表示愿意资助战凯杰一直到大学毕业。战凯杰的父亲战常玉深知好心人的钱也来之不易,他拖着病残之躯,尽量寻找赚钱的门路贴补家用。今年6月中旬,战常玉在安丘城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始从事手机贴膜生意。今年11月8日,记者再次见到战常玉时,他已不仅从事手机贴膜生意,还在租下了一个固定的小商品零售摊位,俨然一个小老板了,这个原本十分困难的家庭如今的日子越过越好。采访结束的时候,战常玉紧紧握着记者的手说:“孩子上学有人帮,如今又有了固定摊位,是《潍坊晚报》帮了俺家的大忙,让俺家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遭遇不幸 15岁男孩发愤学习不言苦 15岁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可是家住安丘市区的战凯杰却每天心事重重。5年前,父亲出车祸瘫痪,母亲体弱多病不能干体力活,小小年纪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战凯杰的父亲战常玉从部队退伍后到一家造纸厂上班,母亲也在同一个单位,一家三口虽不富裕但过得很幸福。然而,2006年11月19日,战常玉骑着摩托三轮车经过安丘青云湖大门口附近时,被一辆大货车从侧面撞倒,当场昏迷不醒。此后他的腿做过四五次大手术仍未治愈,只能靠拐杖勉强下地。而且为给他治病,向亲戚们借了不少钱。后来造纸厂效益不好,他和妻子双双下岗,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贴补家用,战常玉整天坐在家里织鱼网,也挣不了多少钱。妻子王建梅有病,只能在劳务市场挑轻活干,每天最多能挣二三十元钱,一家人除去房租和水电费剩不下几个钱。 懂事的战凯杰知道家里困难,在吃穿方面从不讲究,学习成绩却名列前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不在学校吃住,每天骑车30多里路上学,一月为家里节省300多元;他学习刻苦努力,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倍努力争取考上重点高中,将来能考上大学,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爱心汹涌 好心人资助他到大学毕业 战凯杰一家的不幸遭遇经本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温州在潍创业的叶先生第一时间联系到本报记者,表示愿意资助战凯杰一直到大学毕业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还有很多热心市民要给他送衣服和生活用品。 2011年12月13日,叶先生和记者一起走进位于安丘南苑路附近的战凯杰家: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放了两张木床、一张桌子,最值钱的是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当时,战常玉正坐在床头给渔网绑浮子。 战常玉说,家里这么个情况,他虽然身体残疾,但也不能闲着。为了贴补家用,他就托亲戚给自己找了个活,每天坐在床头给渔网绑浮子,一天能挣三五元钱。 富有爱心的叶先生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地触动了。他说,他从《潍坊晚报》上看到报道后,被战凯杰坚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所感动,来到这个家庭一看,更是深深地触动了他。他决定负担战凯杰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帮这个家庭渡过难关。 临走时,叶先生留下2000元钱,嘱咐战常玉给孩子买几件新衣服,其余的用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开支。叶先生还给战常玉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和他联系。 这之后,又有很多好心人陆续来到战凯杰家,送来了过年的物品,安丘市残联还给他发放了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
自立自强 干过多种小生意 对于好心人的关爱,战常玉一家十分感激。“好心人的钱也不是天上刮下来的,咱不能老向人伸手。”战常玉说。 为了挣钱,战常玉织过鱼网,开着三轮车到附近赶集修拉链。后来,他听说手机贴膜比较挣钱,坐在那里就可以干,经过学习后,他到安丘城区人流量比较大的海天购物广场门口摆了个摊,每天能挣二三十元。但因为此处人流量大,在此摆摊有安全隐患,还影响市容,属于被取缔之列。 今年6月中旬,战常玉再次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得到帮助。记者立即联系了安丘市城管执法局。海天购物广场所属的安丘城管执法局城西市容管理中队中队长张传伟了解了战常玉的特殊情况后,本着照顾残疾人的原则,特事特办帮他解决了从业地点,使他在不影响市容管理的情况下能够继续从事手机贴膜的活计,自食其力。 记者回访 租下摊位当老板 11月8日,记者再次在安丘海天购物城见到战常玉时不禁吃了一惊:他都成了拥有固定摊位的小老板了!在这个人流相对密集的地方,他们夫妻俩在门厅内右侧租下了固定摊位,经营针织、饰物、糖果等多种小商品。夫妻俩还买上了烤肠机,每天都有了固定的收入。而他们的儿子战凯杰,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不错。 见到记者,战常玉难掩脸上的笑容。他说:“我这个摊子是10月30日开业的。眼下是手机贴膜的淡季,有这个摊位收入就稳定了。有很多人都看中了这个地方想租,多亏城管的张队长出面,人家才租给了我,并且租金方面也优惠了。我真是从心里感激他们啊!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
|